[实用新型]热风无纺布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7121.5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3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谢继华;谢继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延江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495 | 分类号: | D04H1/495;D04H1/438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风 无纺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收性纺织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风无纺布。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纺布广泛地用于卫生用品、清扫用品和医疗用品等领域,如卫生巾、纸尿裤、擦拭巾和面罩等。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无纺布,在其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的表面具有压花加工形成的凹凸结构,该结构能够降低与穿着者肌肤的接触面积,以实现降低粘着感或错位。但是,这种无纺布大部分采用亲水性纤维为原材料,虽然亲水性纤维有利于快速吸收到达表面的体液,但其表面能较高,容易使体液吸附在纤维周围,使得体液残存在于纤维和纤维之间,同时其纤维的毛细管现象也会使被吸收的体液重新返回到无纺布的表面,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时产生潮湿、粘皮肤、不干爽的感觉。此外,当上述的这种无纺布作为婴儿纸尿裤的表面层时,由于其干爽性能较差,而容易造成婴儿皮肤发红、湿疹等过敏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热风无纺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热风无纺布,包括上下固接在一起的一第一纤维层和一第二纤维层;第一纤维层与水的接触角大于70度,其厚度为0.2-2.0mm,且具有贯穿的打孔结构,该打孔结构的面积占第一纤维层总面积的10-80%;第二纤维层与水的接触角小于70度;该第一纤维层用以将其上的液体导流至第二纤维层,该第二纤维层用以吸收导流自第一纤维层的液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打孔结构为间隔排列的条状、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几何形的通孔,或为条状、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几何形的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纤维层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纤维层所用的纤维为皮芯结构或偏心结构的双组份纤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纤维层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纤维层的克重为5-40g/m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纤维层的克重为5-20g/m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纤维层的克重为5-40g/m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纤维层的克重为5-20g/m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热风无纺布从上至下包括一与水的接触角大于70度的第一纤维层和一与水的接触角小于70度的第二纤维层,所述第一纤维层上具有贯穿该第一纤维层的打孔结构;所述打孔结构的面积占所述第一纤维层总面积的10-80%,且该打孔结构为间隔排列的条状、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几何形的通孔,或为条状、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几何形的凸起;当体液到达该第一纤维层时,由于该第一纤维层的表面能级较低,体液会沿第一纤维层的打孔结构流向所述第二纤维层,这样既具有导流作用,也可以使渗扩的面积更大,从而提高了吸收制品的有效使用面积,也促进了液体快速吸收;由于所述第二纤维层的表面能级较高,当体液到达所述第二纤维层时能够快速吸收渗透进入该层中;同时,在体液被吸收后,由于第一纤维层与水的接触角大于70度,组织了体液通过毛细管作用重新返回吸收制品表面,达到干爽、舒适的效果;而第一纤维层的厚度大于0.2mm,即使有体液返回渗出第二纤维层,与使用者皮肤接触的仍然仅是第一纤维层,使用者也不会有潮湿的感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无纺布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沿A-A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无纺布的俯视图;
图4为图3沿B-B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热风无纺布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热风无纺布的俯视图;
图7为图6沿C-C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立体无纺布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立体无纺布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延江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延江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71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声器件
- 下一篇:一种机顶盒置于音响壳内的挂壁式电视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