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用于预防宫腔粘连微创治疗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7460.3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4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倪中华;易红;顾兴中;臧波;巨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用于 预防 粘连 治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妇科用宫腔粘连治疗器具,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用于预防宫腔粘连微创治疗的装置。
背景技术
宫腔粘连是由于宫腔内膜受损后形成部分或全部粘连的病理现象。宫腔粘连通常可致下腹坠痛、月经量过少,严重粘连可引起闭经。若粘连封闭部分宫腔,易发生流产、早产、异位妊娠、胎死宫内、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及不孕。同时,由于子宫颈管炎症及子宫手术对于子宫颈造成创伤,也会引发子宫颈管粘连。
目前对于宫腔粘连主要采取手术分离的方式治疗,由于术后宫腔内膜生长缓慢,极容易造成再次粘连。为了解决再次粘连问题,目前主要采用术后宫腔置入节育环(多为宫形环)。但是由于节育环不能完全覆盖宫腔创面,使术后防止再粘连的发生效果不佳,节育器由于其本身的材质(多为铜合金)还有出血、感染、腹痛、腰痛等副作用,而且易与宫腔创面粘连,需要重新放置新的节育环,有的患者需要重复手术三到四次。增加治疗成本的同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生理痛苦和精神压力,甚至会因子宫多次遭受创伤而导致终身不孕等严重后果。而对于子宫颈管粘连,则没有有效的预防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用于预防宫腔粘连微创治疗的装置,可以用于预防治疗宫腔、宫颈管粘连,操作更加安全、微创、简便。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用于预防宫腔粘连微创治疗的装置,包括覆膜丝编网状隔离器和配套置入器;所述的覆膜丝编网状隔离器包括隔离器、取出装置,所述的隔离器为具备形状记忆功能的软材质的网状编织袋结构,所述的隔离器的表面覆有一层医用硅胶膜,所述的取出装置设置在隔离器的尾端;所述的配套置入器包括外管、中管、锁紧螺帽、支撑套、前端密封圈、前手柄、尾端密封圈、锁紧螺栓和后手柄;所述的中管的长度大于外管,所述的中管前侧部分套设在外管内,后侧部分露置在外管外,初始状态下,外管的前端突出中管的前端一定的距离;所述中管的后侧部分依次穿过支撑套、前端密封圈、尾端密封圈和锁紧螺栓;所述的锁紧螺栓的外螺纹与前手柄的后端螺纹连接,所述尾端密封圈的前后两侧面分别接触前手柄和锁紧螺栓之间,尾端密封圈受挤压后锁紧中管;所述的前手柄的前端内腔中套接有支撑套,所述前手柄和支撑套之间通过前端封闭圈密封,所述的前手柄的前端的通过锁紧螺帽与外管的后端连接;所述的后手柄与中管的后端连接;初始状态下,所述的覆膜丝编网状隔离器压缩后装载在外管的前端内腔中并位于中管的前侧;使用时,向后移动前手柄,使覆膜丝编网状隔离器脱离外管并恢复原形。
所述的配套置入器推进到宫腔的相应位置,外管向后运动,使得覆膜丝编网状隔离器滞留在宫腔内,由于覆膜丝编网状隔离器是具备形状记忆功能的软材质的网状编织结构,处于宫腔内,覆膜丝编网状隔离器由压缩状态逐渐恢复到原有的倒三角体型形,将宫腔扩开,可以预防和治疗宫腔粘连的病症。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离器的形状为倒三角体型形。所述的隔离器的形状还可以为带下端圆柱体的倒三角体型形;所述的隔离器11的倒三角体上端向内凹陷,在所述凹陷面上设置有开口;所述隔离器11的倒三角体两腰为圆弧形;所述的隔离器所采用的材料为镍钛合金。隔离器的形状为倒三角体型形可以预防宫腔粘连,隔离器的形状为带下端圆柱体的倒三角体型,还可以用于预防子宫颈粘连。在所述的隔离器11的倒三角体上端向内凹陷,在所述凹陷面上设置有开口,上端开口则有利于子宫内积液及内膜脱落物的排除,采用圆弧形的开口和圆弧形的两腰设计,避免所述隔离器在工作期间及取出过程中对子宫内膜和子宫颈管造成损伤,采用镍钛合金为材料做成的隔离器,具备良好的柔顺性及形状恢复率。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取出装置为回收丝或者回收鞘管,方便隔离器的回收。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外管和中管的材料均为聚四氟乙烯,以适应不同的子宫屈位,避免矫直子宫体。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中管的前端端口连接有推头;初始状态下,所述的覆膜丝编网状隔离器压缩后装载在外管的前端内腔中并位于推头的前侧。推头可以增加中管对覆膜丝编网状隔离器推送效果。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外管上设有刻度标识,其刻度起始于外管的前端,终止于外管与锁紧螺帽连接处,可以测出配套置入器进入人体子宫腔的长度,避免过度推入。所述的中管上设有刻度标识,其刻度起始于中管与后手柄连接处,且刻度总长度为10cm,可以测出配套置入器中管的推送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74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堵的减压精馏塔
- 下一篇:桥式起重机及其钳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