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气制动四回路保护阀用膜片及其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7800.2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4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程未栋;马小鹏;袁玉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特威勒密封技术(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3/02 | 分类号: | F16J3/02;B29C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制动 回路 保护 膜片 及其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到一种汽车气制动四回路保护阀用膜片,以及该膜片的加工装置,属于汽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膜片的正面(即棱边凸起的面)与背面(即有四条细加强筋的面)分别由膜片座和膜片托盘接上弹簧与下阀门,工作时膜片呈“凹进”状态。膜片通过对调整四条回路的开启压力及四条回路的保护压力,当任何一个回路发生故障时,不影响其它回路正常工作与充气,对提高行车制动安全起着关键性作用。
国内现有的膜片材质为EPDM(Ethylene-Propylene-Diene Monomer,三元乙丙橡胶),这种膜片无法满足商用车,特别是中重型商用车高速运动时急刹车引起的高温、磨损要求。这是因为受制于其现有的加工装置及加工工艺,其无法达到理想的技术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内现有膜片的加工模具采用传统的两块平板模压结构(如图4所示),胶料易烫坏、不易排气,产品易出现烂泡、流痕等缺陷,同时因模具配合紧、上下模板打不开,导致产品合格率及生产效率降低;
(2)现有加工模具型腔采用多块镶件拼凑式加工(如图4所示),模具易装配变形,膜片在成型过程中,在各个镶件之间的镶配间隙处极易钻飞边;
(3)在国内现有膜片的加工模具是采用普通圆型导柱定位(如图5~图6所示),由于模具无法精确定位,无法保证膜片轮廓内四个同心圆的同轴度,从而使阀体总成出现漏气,造成紧急制动失效风险;
(4)现有加工模具分型面为尖角,无法保证膜片在线整体撕边,需要进行二次手工修边,难以保证产品所允许飞边残余量尺寸,很容易因剪刀 修边戳破膜片造成质量风险,进而影响到产品装配及密封性能,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综上所述,受制于膜片结构与技术要求的特殊性,现有的加工装置无法满足膜片的技术要求,急需对膜片结构及其加工装置进行改进和优化,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及其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实际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气制动四回路保护阀用膜片以及加工膜片的加工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汽车气制动四回路保护阀用膜片,包括橡胶体,所述橡胶体包括:上凸棱、下凸棱、左凸棱、右凸棱和多个内凸棱,上凸棱、下凸棱、左凸棱、右凸棱围在一起构成近似四边形轮廓,内凸棱将所围成的近似四边形分割成四个单元,形成“田”字状;在每一个单元中心位置内,设置有凸台,凸台为同心圆状,四个凸台相互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在凸台上的边缘处设置有倒角,倒角的半径为0.1mm~0.2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上凸棱、下凸棱、左凸棱、右凸棱和内凸棱的轮廓上设置有小凸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上凸棱与内凸棱相交位置,以及下凸棱和内凸棱相交位置设置半圆状的通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橡胶体背面与内凸棱相对应位置设置有加强筋。
一种汽车气制动四回路保护阀用膜片的加工装置,所述加工装置包括:上模,以及一体式下模,上模与一体式下模之间形成型腔,型腔保证膜片成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加工装置包括:方形导柱及方形导套,方形导柱的截面为方形,方形导柱插入方形导套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加工装置包括弹簧机构,弹簧机构设置有受压缩的弹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膜片,避免了阀体总成漏气,可以在中重型商用车高速运动时急刹车引起的高温环境下工作。所述加工装置,其加工的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满足实际需求,实施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膜片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膜片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C-C旋转剖视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膜片加工装置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膜片加工装置中导向柱装配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膜片加工装置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膜片加工装置中导向柱装配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特威勒密封技术(安徽)有限公司,未经德特威勒密封技术(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78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形自加压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联体后桥变速箱换挡拨叉轴锁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