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置大型客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8384.8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2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付志刚;安学峰;方道文;王家富;李中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47/02 | 分类号: | B62D47/02;B62D25/20;B62D3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置 大型 客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置大型客车。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拥有12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国民经济迅速而稳定地发展,高速公路和上等级公路不断扩延,城间与乡间等级公路386万公里已形成网络,16亿人口的大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时间的增多,城乡人民出行次数和距离不断增加,据2009年统计,全过道路客运量为277.9亿人次,这大大促进了客车工业的发展,要解决如此大的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发展大容量的公路交通客运事业将迫在眉睫。特别是需要大量发展大容量、长距离的大型公路交通客车以满足目前线路广距离长的客运网络的要求。其中前置大型客车占据者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现有普通前置客车的前部都设有发动机罩,而导致驾驶区的空间十分狭小,整车档次无法提升,一直以来前置客车给人以低端的感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部结构大方美观的前置大型客车,其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前置发动机密封效果差、噪音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前置大型客车,包括车身、车门、设于车身前部的发动机、设于车身内的地板、以及支撑该地板的地板骨架,所述地板骨架加高设置而使所述发动机完全处于所述地板的地板面以下。
所述地板由架在所述地板骨架上的木地板、和铺设在该木地板上面的地板革构成。
所述车身内设有后侧的乘客区和前侧的驾驶区,所述乘客区和驾驶区之间通过隔断门隔开。
所述乘客区中布置有若干双座椅,至少一部分所述双座椅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在所述地板上的中间椅脚。
所述乘客区中布置有53个乘客座椅。
所述车门置在所述车身的前部右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这种前置大型客车,通过对地板骨架进行加高设置,使前置发动机完全处于地板面以下,再通过合理设计仪表台、内饰件、下车踏步、车内上车扶手等部件的位置,使本前置客车内部结构大方美观,提高了整车的车内视觉效果,达到了同类后置客车的水平,使前置客车高档化。而且,由于前置发动机被完全遮挡在本客车地板的地板面以下,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本客车的车内噪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大型客车的第一幅结构示意图(右视方向,车门处于关闭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大型客车的第二幅结构示意图(右视方向,车门处于打开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大型客车的第三幅结构示意图(俯视方向);
图4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其中:1-车身,2-地板,21-木地板,22-地板革,3-地板骨架,4-乘客区,5-驾驶区,6-隔断门,7-双座椅,8-中间椅脚,9-车门,10-上车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这种前置大型客车,包括车身1、车门9、设于车身前部的发动机、设于车身内的地板2、以及支撑该地板的地板骨架3。其中,车门9布置在车身1的前部右侧,作为出入口以供乘客和司机出入该客车,车门9内侧设有与地板2连通的上车踏板,上车踏板附近布置有上车扶手10。地板2作为车内人员的活动地。前置的发动机为客车的行驶提供动力。
本实施例的关键改进点在于:所述地板骨架3加高设置从而使整个所述发动机完全处于所述地板2的地板面以下。本实施例中的发动机在图示中没有画出,而该发动机位于图1中的P处位置。
如图4所示,所述地板2由木地板21和地板革22构成,其中,木地板21架设在所述地板骨架3上,地板革22铺设在木地板21上面。
如图2所示,所述车身1内设有后侧的乘客区4和前侧的驾驶区5,且乘客区4和驾驶区5之间设有隔断门6,从而将乘客区4和驾驶区5隔开。隔断门6能够打开和关闭,以方便乘客区和驾驶区之间的沟通和隔断。
再参照图3所示,所述乘客区4中布置有24个双座椅7(如图4所示,所谓双座椅,是只由两个并列连接在一起的座椅单体构成的座椅)和最后排的五座座椅(所谓五座座椅,是指由五个并列连接在一起的座椅单体构成的座椅),2×24+5×1=53,即一共布置有53个乘客座椅。本例中,除了倒数第二排的双座椅7以外,其余所有双座椅7的底部中间位置均增设有支撑在所述地板2上的中间椅脚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83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疗鼻贴
- 下一篇:一种新型固体药给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