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纸护角自动盘曲装置的压紧轮组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9121.9 | 申请日: | 2013-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8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徐惠明;顾备战;黄荣明;龚超;孙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7/28 | 分类号: | B65G57/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李明洁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纸护角 自动 盘曲 装置 压紧 组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堆垛领域,尤其涉及长条形的直角折弯纸护角盘曲堆垛。
背景技术
长条形的直角折弯纸护角是一种常见的钢制品包装纸板,其横截面呈“L”形,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侧面,其中一个侧面上间隔开设多个“V”形切口,切口的尖端朝向包装纸板的“L”形折弯部。传统的直角折弯包装纸板堆垛是纯手工完成的,操作人员将包装纸板逐层层叠,上层纸板的外侧紧贴下层纸板的内侧,然后20根一组或者10根一组进行捆扎,最后再将捆扎后的包装纸板进行堆垛。
由于捆扎后的包装纸板形状不规则,因此堆垛时需要将捆扎后的包装纸板在长方形的箱体内逐层码放进行堆垛,以免堆垛倒塌,同时也方便运输,但是,也是因为捆扎后的包装纸板形状不规则、堆垛时包装纸板之间的空隙较大,因此箱体内的堆垛并不紧实,箱体不能多层叠放,以免上层箱体压塌下层箱体,对堆垛空间的利用效率不高,堆垛箱体存放需要占用大量的场地。
为解决这种堆垛方式的缺陷,本公司提出了将纸护角盘曲成塔再进行堆垛的方法,详见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包装纸板的堆垛捆扎装置及操作方法(申请号:201210362633.8)”。但是这种装置主要是通过人工盘曲堆垛,实际操作中比较耗力,因此如何利用机械自动盘曲堆垛,从而节省人工,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节省人工,利用机械自动盘曲堆垛的纸护角自动盘曲装置的压紧轮组件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纸护角自动盘曲装置的压紧轮组件结构,所述纸护角为长条形的90°折弯纸带,所述装置包括由下而上布置的转盘组件、导向送料槽组件和压紧轮组件,
所述转盘组件的结构为:
圆形的转盘外缘垂直于盘面向上折弯,形成一圈环形侧壁,立式布置的转轴上端垂直于转盘盘面安装在转盘底部的盘心处,转盘可相对转轴绕其轴线旋转,
转轴上活动套装一个摆动支架,转轴可在轴向运动电机驱动下,在摆动支架内带动转盘沿转轴轴向移动,
摆动支架可带动转轴和转盘从转盘盘面水平至转盘盘面倾斜的范围内摆动,
所述的导向送料槽组件结构为:
导向槽输入端铰接在导向槽支架上,输出端从倾斜转盘的下盘缘上方越过、伸入转盘内,
导向槽为与纸护角相匹配的直角折弯槽,沿其长度方向,在其折弯面内间隔布置多个主动送料轮,导向槽折弯面朝向转盘盘心,导向槽上安装进料计数开关,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压紧轮组件的结构为:
在一根倾斜的“十”形导轨的四个端部上,分别配置一个滑块,导轨与倾斜的转盘平行,导轨的“十”字形中心位于倾斜的转盘轴线上,滑块可沿导轨在倾斜的转盘径向上滑动,
每个滑块上分别安装一个压缩气缸,压缩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一个可绕自身轴线旋转的主动压紧轮,主动压紧轮可在压缩气缸驱动下沿倾斜的转盘轴线方向移动,活塞杆上配置行程开关,行程开关信号连接轴向运动电机,
四个主动压紧轮位于倾斜的转盘盘面内侧,主动压紧轮朝向倾斜的转盘盘心倾斜,其上缘位于下缘内侧,下缘正对倾斜的转盘侧壁根部,主动压紧轮上带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送器信号连接滑块,
导向槽端部吊装在一个压缩气缸的活塞杆上,导向槽位于该活塞杆上安装的第一主动压紧轮上方,第一主动压紧轮与其它三个主动压紧轮分别位于导向槽两侧。
本装置具有以下几个工作状态:
(1)待机状态
转盘组件的转盘盘面保持水平状态,转盘处于低位;
压紧轮组件的滑块靠近导轨端部,压缩气缸的活塞杆拉伸到最长;
导向送料槽组件的导向槽保持水平状态。
(2)盘曲起始状态
转盘组件的轴向运动电机启动,转轴沿轴向上升,转盘盘面抬高、直至到达上升高位后,转轴锁定在该高位;然后,摆动支架带动转轴和转盘摆动,直至转盘盘面平行于压紧轮组件的导轨、转盘位于倾斜的盘曲位,摆动支架锁定在该位置;
当转盘组件到达上述位置时,压紧轮组件的主动压紧轮下缘靠近转盘侧壁根部,两者之间的间隙小于纸护角的厚度;
导向送料槽组件导向槽折弯面的延长面与转盘上盘缘相交,并且该延长面与转盘上盘缘侧壁等高。
(3)动态盘曲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宝钢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91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智能阅卷的动态答题卷模板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