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口料取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9356.8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7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天龙阿克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何恒韬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口 取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辅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水口料取出装置。
背景技术
塑胶件的注塑成型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填充、保压、冷却及脱模等四个阶段,在脱模过程中或者脱模之后,塑胶件通常连接有水口料(或称残余料),因此,将水口料从塑胶件上分离或切断是注塑工艺中必要的工序。在现有技术中,水口料的分离方式有多种,其中一种分离方式是:通过模具顶针将水口料顶出;此种模具顶针顶出水口料的方式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节省人力的特点,然而,水口料及注塑产品在出模时,注塑模具的上方通常还具有另一模具结构,该另一模具结构与水口料取出装置极易形成干涉,从而阻碍水口料的取出,无法实现自动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取出水口料不受干涉的水口料取出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口料取出装置,包括支架、第一气缸、连接杆、夹头座、第二气缸及夹头;所述夹头安装在夹头座下端,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在夹头座内,且第二气缸之活塞杆与夹头相配合,使第二气缸可驱动夹头张开或夹紧;所述夹头座上端与连接杆下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杆上端之侧部与第一气缸之活塞杆相连接,使第一气缸可驱动连接杆、夹头座、第二气缸和夹头一起横向移动;所述支架包括竖杆部及横杆部,所述第一气缸安装在横杆部之侧部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步骤一:机械手控制水口料取出装置整体下行;
步骤二:第一气缸工作,驱动连接杆、夹头座、第二气缸和夹头一起向右移动;
步骤三:机械手控制水口料取出装置整体向后水平移动;
步骤四:模具顶针将水口料顶出,第二气缸工作,夹头夹取水口料;
步骤五:机械手控制水口料取出装置整体向前水平移动;
步骤六:第一气缸工作,驱动连接杆、夹头座、第二气缸和夹头一起向左移动;
步骤七:机械手控制水口料取出装置整体上行,一个周期动作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包括竖杆部和横杆部,第一气缸安装在横杆部上,因此,连接杆、夹头座、第二气缸和夹头在竖直方向上偏离支架之竖杆部,这样,机械手控制水口料取出装置整体向下、向上、向前、向后移动时,机械手及水口料取出装置不会与注塑模具的上方的模具形成干涉,从而实现水口料的顺利取出,并实现自动化注塑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位置的水口料取出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支架;11.竖杆部;12.横杆部;2.第一气缸;21.气管;3.连接杆;4.夹头座;5.第二气缸;6.夹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水口料取出装置,包括支架1、第一气缸2、连接杆3、夹头座4、第二气缸5及夹头6;所述夹头6安装在夹头座4下端,所述第二气缸5安装在夹头座4内,且第二气缸5之活塞杆与夹头6相配合,使第二气缸5可驱动夹头6张开或夹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头6为“八”字型夹头;所述夹头座4上端与连接杆3下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杆3上端之侧部与第一气缸2之活塞杆相连接,使第一气缸2可驱动连接杆3、夹头座4、第二气缸5和夹头6一起横向移动;所述支架1包括竖杆部11及横杆部12,所述第一气缸2安装在横杆部12之侧部上,第一气缸2连接有气管21,第一气缸2优选为安装在横杆部12末端的侧部上;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为“L”型支架。
如图3所示,该水口料取出装置的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步骤一:机械手(图中未示出)控制该水口料取出装置整体向-Z方向移动;
步骤二:第一气缸2工作,驱动连接杆3、夹头座4、第二气缸5和夹头6一起向X方向移动;
步骤三:机械手控制水口料取出装置整体向-Y方向移动;
步骤四:模具顶针(图中未示出)将水口料(图中未示出)顶出,第二气缸5工作,夹头6夹取水口料;
步骤五:机械手控制水口料取出装置整体向Y方向移动;
步骤六:第一气缸2工作,驱动连接杆3、夹头座4、第二气缸5和夹头6一起向-X方向移动;
步骤七:机械手控制水口料取出装置整体向Z方向移动,一个周期动作完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以上的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天龙阿克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天龙阿克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93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波纹管制造模具
- 下一篇:硅胶射出成型机的料管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