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PLC控制器的太阳能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0205.4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0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F11/02 | 分类号: | F24F11/02;F24F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23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plc 控制器 太阳能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转换与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采用PLC控制器的太阳能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制冷和空调技术领域,一般都采用电能驱动制冷机制冷,这种方法电能消耗量大,制冷成本高,不利于保护环境和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为了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考虑使用太阳能作为驱动能源,但是目前的制冷机大多不能根据使用条件实现自动调节,各阀门和各泵都是在调试阶段根据经验设置好的,不能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及运行条件的需要,使系统的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PLC控制器的太阳能空调系统,以解决现有太阳能空调系统不能自动调节,系统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PLC控制器的太阳能空调系统,包括本体,本体中设有PLC控制装置,本体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集热器通过管道与发生器连接并构成回路I,发生器通过管道依次连有冷凝器、蒸发器和吸收器并构成回路II,吸收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冷凝器和冷却塔并构成回路III,蒸发器通过管道与风机连接并构成回路IV。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回路I中,太阳能集热器依次通过辅热装置、热媒介质调节阀与发生器连接,发生器通过辅热装置与太阳能集热器连接;回路II中,吸收器通过浓溶液循环泵与发生器连接,回路III中,吸收器通过制冷工质流量调节阀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通过冷却循环泵连接冷却塔,回路IV中,蒸发器通过冷量输出泵与风机连接。
PLC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有太阳能集热器、风机、发生器、冷凝器和蒸发器。
PLC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有辅热装置、热媒介质流量调节阀、制冷工质流量调节阀、冷却循环泵、冷量输出泵和浓溶液循环泵,PLC控制装置还连接有触摸屏。
PLC控制装置的芯片为可编程控制器S7-40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太阳能空调系统中采用PLC控制器,可靠性高,可以在有灰尘、震动等恶劣的工作环境下长期稳定的工作,且由于PLC控制器都采用模块化结构,因此PLC系统可以随着空调系统的扩展而进行控制扩展,并不改变现有结构,也不影响已有空调系统的运行,还可以实现远程的网络控制,尤其适合于大型、分散型的空调系统;利用PLC工作可靠性高、使用简便、功能易扩展的特点,将太阳能集热、制冷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结合,通过采集太阳能制冷空调的四大循环回路中的温度、压力等,分别控制各通路管道阀门开度和泵速,并在适当时间开启辅热系统,保证系统制冷温度的稳定,解决了现有太阳能空调系统不能自动调节,系统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PLC控制器的太阳能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 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PLC控制器的太阳能空调系统的PLC控制器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PLC控制器的太阳能空调系统的PLC控制器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中,1.太阳能集热器,2.辅热装置,3.热媒介质流量调节阀,4.发生器,5.冷凝器,6.蒸发器,7.吸收器,8.制冷工质流量调节阀,9.浓溶液循环泵,10.冷却循环泵,11.冷却塔,12.冷量输出泵,13.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PLC控制器的太阳能空调系统,其结构参见图1,包括本体,本体中设有PLC控制装置。
其中,本体包括太阳能集热器1,太阳能集热器1通过管道与发生器4连接并构成回路I,发生器4通过管道依次连有冷凝器5、蒸发器6和吸收器7并构成回路II,吸收器7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冷凝器5和冷却塔11并构成回路III,蒸发器6通过管道与风机13连接并构成回路IV。
回路I中,太阳能集热器1依次通过辅热装置2、热媒介质调节阀3与发生器2连接,发生器4通过辅热装置2与太阳能集热器1连接;回路II中,吸收器7通过浓溶液循环泵9与发生器4连接;回路III中,吸收器7通过制冷工质流量调节阀8与冷凝器5连接,冷凝器5通过冷却循环泵10连接冷却塔11;回路IV中,蒸发器6通过冷量输出泵12与风机1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理工学院,未经陕西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02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微传感器的驾培科目识别终端
- 下一篇:嵌入及取出数字浮水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