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盘式密码锁简易改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0402.6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4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黄祥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祥青 |
主分类号: | E05B37/20 | 分类号: | E05B37/20;E05B37/02;E05B65/5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林捷 |
地址: | 35081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盘 密码锁 简易 结构 | ||
转盘式密码锁简易改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盘式密码锁,特别涉及一种转盘式密码锁的简易改密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箱包拉链锁大多数都是在箱包外侧拉链旁边固定密码锁,这种锁体结构包括壳体、密码锁蕊机构、锁钩机构等。现有的密码锁使用方法是将拉链头上提供拉动的拉链片末端制作出一个环形圈,锁体上设有供拉片环形圈插入的锁孔,拨动密码原来的位置达到锁止;拨动密码盘到所设的密码释放拉链片为解锁。
现有箱包拉链锁有几点不足之处:1.上锁要用手将拉片环形圈插入锁孔,操作起来较繁琐;2.密码拨盘偏小,拨动密码困难;3.锁体裸露在外,很容易探密,保密性不高,同时也影响箱包整体美观。
另外现有转盘式密码锁一般包括拨盘、刻度盘和转盘等,拨盘上设有环形刻度线,刻度盘上标有密码对齐线,三个转盘的中心孔与刻盘的伸入部分的外圆柱面间隙配合,拨盘伸入部分的外圆柱面与刻盘的伸入部分的内圆柱面间隙配合,拨盘与轮盘刚性联接,转动拨盘,通过轮盘上的拨点可带动转盘旋转,三个转盘之间也通过转盘上的拨点带动依次转动,这样按刻盘的刻度指示,正反方向转动拨盘,可以实现对密码开锁。如一专利号为ZL97234370.9(公告号为N2377308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拨盘式密码锁》披露了这样一种传统的机械密码锁。
又如专利申请号为201020698771.X(公告号为CN20190849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方便改密的转盘式密码锁》披露了在现有转盘式密码锁的基础上,在各轮毂的外周均套设并约束有一能相对旋转的转盘,各转盘上开有径向贯穿转盘外缘和内缘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顶丝,顶丝的内端穿过螺纹孔后能与相应轮毂的外周壁顶紧,而使转盘与轮毂成为一体转动。改密时拧松顶丝,轮毂可相对转动,改变轮毂的拨点的位置来修改密码的。实用新型专利《方便改密的转盘式密码锁》的弊端:修改密码必需借助工具才能进行改密,比较麻烦,不适合大多数人的操作习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盘式密码锁的简易改密结构,该转盘式密码锁的简易改密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方便改密。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转盘式密码锁简易改密结构,包括壳体和设在壳体内的密码盘、压盘,以及驱动压盘的拨盘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下部体内铰接有半圆环形的改密拨杆,所述拨杆外端部上侧设有弯钩,所述壳体位于弯钩的外旁侧设有L型铰接杆,所述壳体位于弯钩的上侧设有可相对滑动的探码片,所述压盘上设有压盘缺口,以利探码片伸入,所述L型铰接杆下端短杆伸入在弯钩内,所述L型铰接杆上端长杆位于探码片后侧,以在L型铰接杆旋转转动时推动探码片滑移。
上述壳体外还设有拨盘和刻度盘,拨盘的前端面标有密码对齐线,刻度盘的前端面标有呈环形分布的刻度线,拨盘轴从刻度盘的底部穿过并能相对旋转,即拨盘轴外周面与支撑刻度盘的刻度轴内周壁圆柱面为间隙配合,拨盘轮毂设在拨盘轴下端,拨盘轴上端与拨盘刚性联接;刻度轴上套设有能相对旋转的三个密码盘,刻度轴的外周面与密码盘的内孔壁之间为间隙配合,同时,三个密码盘通过开口挡圈约束在刻度轴上;拨盘轮毂上的拨动柱可带动密码盘旋转,三个密码盘之间也通过拨盘轮毂上的拨动柱带动拨点依次转动。
上述密码盘圆周设有刻度凹点,刻度凹点与刻度盘上的刻度线是完全一一对应的,所述压盘上有四个定位弹珠,定位弹珠与密码盘的刻度凹点对应叠压一起,密码盘的外圆和压盘的内圆重叠,同时密码盘的外缘与压盘的内缘相互约束;三个密码盘搁置在压盘托架上,压盘托架外侧的引槽与壳体内的导轨是槽轨配合并能上下移动;压盘托架底面与改密拨杆的拨杆凸轮表面接触,改密拨杆的拨杆凸轮顶起两边压盘托架,同时压盘往上压紧密码盘,即压盘的定位弹珠与刻度凹点完全接触连成一体,使压盘与密码盘成为一体转动;反之改变拨杆凸轮位置放松两边的压盘托架使压盘与密码盘能相对旋转且带有阻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祥青,未经黄祥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04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驱动式双滤光片切换器
- 下一篇:一种手机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