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群加密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1137.3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2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桑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国翔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06 | 分类号: | H04L9/06;H04W4/08;H04W12/02;H04W12/0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群 加密 通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群加密通信系统,具体是多个用户(部门、群体)公用一组无线信道,并动态地使用这些信道的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政府部门、军队、企业等各个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团体、个人之间的通信越来越频繁,这使得人们对通信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安全已不仅仅局限于国防、军事、外交等政治领域,企业、个人等均需要利用网络进行文件传输、电子邮件往来,这就带来了信息安全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就是加密,加密后的信息即使被非法获得也是不可读的,现阶段各个行业也逐渐重视信息安全的问题,多种加密手段也被相继研究出来,到底如何才能做到既简单,又实用性很强的加密过程,仍然是各个行业内部之间希望能够快速解决的一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简单、方便的又实用性很强的,可多个用户(部门、群体)公用一组无线信道的集群加密通信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集群加密通信系统,系统包括发射机与发送方通信终端,接收机与接收方通信终端,以及使用加密通信用键连接上述发送方通信终端和接收方通信终端的服务器管理端。
作为改进,所述的接收方通信终端和发送方通信终端是计算机或手提电脑。
作为改进,所述的接收方通信终端和发送方通信终端之间有加密通信通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增加了服务器管理端,在整个系统进行通信前需预先接受身份验证,当服务器管理端收到来自接收方通信终端的发送请求时,才给发送方与接收方通信终端发送加密通信用键,双方根据加密通信用键建立加密的通信通路互相传递信息,而不经由所述的服务器管理端,降低了传输过程中的风险。同时,在集群加密通信系统中增加了AES加密算法,能够使加密后的信息即使被非法获得也是不可读的,成为一大堆无任何实际意义的乱码,可以有效的防止有用或私有化信息被拦截和窃取。本实用新型具有简单、方便又实时性强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与国防、军队、政府部门、企业等各个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集群加密通信系统,主要包括发射机与发送方通信终端,接收机与接收方通信终端,以及使用加密通信用键连接上述发送方通信终端和接收方通信终端的服务器管理端。所述的服务器管理端的主要功能是身份的预先验证以及整个系统的加密通信用键的生成与分配。
所述的接收方通信终端和发送方通信终端可以是计算机,手提电脑等。
所述的发送方通信终端与服务器管理端之间在连接前需要预先进行验证,所述的接收方通信终端与服务器管理端之间也要预先进行验证。
首先接收方通信终端对服务器管理端发送向上述发送通信终端的连接请求,服务器管理端会根据请求生成用来使接收方通信终端与发送方通信终端间的通信进行加密的加密通信用键,然后利用生成的加密通信用键,在接收方通信终端与发送方通信终端之间建立加密通信通路,即建立发送方通信终端—接收方通信终端的加密通信通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群加密通信系统,在内部上层应用程序中采用了AES加密算法,可使用128、192和256位密钥,并用128位(16字节)分组加密和解密数据,最终产生密文序列,使得加密后的信息即使被非法获得也是不可读的,成为无任何意义的乱码。
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国翔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国翔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11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