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气灶炉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1303.X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5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常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加林 |
主分类号: | F23D14/60 | 分类号: | F23D14/60;F23D14/84;F23D14/20;F23L9/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时国珍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具炉头,具体的说是一种燃气灶炉头装置。
背景技术
燃气灶的核心系统包括燃烧系统和熄火保护装置,燃烧系统主要影响火力大小和热效率,其核心部件是分火器、炉头和阀体,其中,炉头有着“灶具之心”之称,炉头作为燃气灶灶具的核心部件之一,关系到灶具的安全、功率以及节能表示。现有的燃气灶用炉头包括中心引射管、侧引射管、炉头座、设在炉头座上的中心进气室设在炉头座上的外环形进气室、设在炉头座上并与中心进气室连通的中心出气室、设在炉头座上并与外环形进气室连通的外环形出气槽、设在中心出气室上的中心火盖及设在外环形出气槽上的外环形火盖,在中心出气室与外环形出气槽之间形成一环形间隔。燃烧时,中心引射管将燃气及空气引进并从中心出气室喷出,侧引射管将燃气及空气引进并从外环形出气槽喷出,但由于燃气及空气同时从中心出气室喷出,容易因混合空气调节过大引起火焰跳离炉头,造成燃烧不稳定的情形,或混合空气不足造成燃烧不充分,燃烧效率比较低;同时,现有炉头空心管的气流孔过大,使得炉头气息过大,因此导致火势过弱,炉头不能产生的足够的热量,火力降低,大大降低燃气灶的热效率,且火源容易被风吹熄,气体也不容易被完全燃烧,节能效果差,而产生烟灰或其他对人体有害的不完全燃烧气体或导致黄火、红火现象,不仅浪费更多燃料,也不利于环境,甚至有可能会产生过量的一氧化碳,存在易造成使用者煤气中毒的危险。
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授予专利权的申请号为201120170423.X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燃气灶用的炉头,是在上述现有的燃气灶用炉头的基础上,在中心出气室与外环形出气槽之间形成一环形间隔,在炉头座的侧面设有与环形间隔连通的二次空气补入孔。该改进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但燃气及空气的喷出形式并未改变,特别是中心出气室中的气流很容易产生紊流状态,在燃烧时,流速快和流量多的部位很容易产生黄火现象。又如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授予专利权的申请号为200620117629.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燃气灶炉头,其包括一基座和一环形盖体,盖体下部环设有内外相通的小孔,上部设置有连通盖体内外围的出气槽,该结构存在一定的缺陷,其一,盖体下部环设的小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燃气燃烧时的氧气量,但由于该小孔与出气槽并未连通,在使用时部分燃气会通过小孔泄漏,浪费资源,而且进入小孔中的空气量极其微弱,对于提高燃气利用率的并不显著;其二,盖体下部环设有内外相通的小孔只能预先给出气槽的两端增加氧气,不能对整个槽体提供氧气;而且,孔不是一对一的对出气槽提供氧气;孔透出的空气和出气槽透的燃气不能形成对流;其三,该炉头在长时间使用后,散热效果差,易因受热膨胀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燃气灶炉头易出现黄火、红火现象,燃烧不完全,热效率低以及节能效果差,易膨胀变形等问题,提供一种燃气灶炉头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燃气灶炉头装置,包括基座、中心设有通孔的盖体以及安装于通孔处的密封塞,基座的内部形成一个上部开口的容纳空间,盖体配合安装于基座上部的开口处,所述盖体为具有锥形内凹面的环形结构,盖体中心通孔的孔壁上设有成圆周分布盲孔,盖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相互间隔设置的V形槽,所述每个V形槽的两侧斜面上分别设有燃气槽和空气槽,空气槽与所述的盲孔的内部相连通,燃气槽贯穿盖体的上下表面,所述基座的下底面上设有侧引入管和用于安装涡轮增压鼓风机的通风口,所述的通风口与盖体上的通孔对应设置。
所述的密封塞和盖体为一体结构。
所述盖体的下表面上,对应于燃气槽的位置开设有斜坡,一方面可以节省原材料,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盖体的散热效果,在其持续加热时不易变形。
所述V形槽两侧斜面的坡度均为45°。
所述的燃气槽以盖体中心通孔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在盖体上,燃气槽的延伸方向与盖体中心通孔的孔壁相交,该交点所在的通孔半径线与燃气槽延伸方向之间形成15-20°的夹角。
所述燃气槽的深度方向与盖体中心通孔的轴向平行。
所述燃气槽的深度方向与盖体中心通孔的轴向之间具有夹角。
所述的空气槽与燃气槽的开口相平行,空气槽的深度方向与盖体中心通孔的轴向之间具有夹角。
所述空气槽的深度方向与燃气槽的深度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加林,未经常加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13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