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连接和脱钩的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1427.8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1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吕幼牧;王国民;孙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鑫新型墙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D1/24 | 分类号: | B60D1/24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34105 | 代理人: | 莫祚平 |
地址: | 24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连接 脱钩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连接和脱钩的小车。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载物车需要利用牵引车进行牵引,载物车与牵引车之间或者载物车与载物车之间涉及到脱离、连接状态。传统的方法采用人工连接和脱钩的方法,根据生产过程的需要进行挂钩或者脱钩,该种方法的缺点是 :一人无法独自进行操作,需要两人配合才能进行,很不方便;牵引车与载物车不容易对准,需要反复调整牵引车的位置,连接耗时;在蒸压砖生产线,因制品在自动码垛的情况下码垛较高(达11-12层)且相互间有间隙,如运行不平稳小车因惯性在牵引输送中频繁相互撞击极易导致制品倒塌,给生产造成极大损失和安全隐患,实现小车相互连接使其实现多个小车成为一个整体,极大的减少了相互撞击频次及对制品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挂脱钩方便、快捷且节省人工的自动连接和脱离的小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连接和脱钩的小车,包括小车本体,所述的小车本体两端分别固接连接块和“U”型钩环,所述的连接块一端固定连接小车本体,另一端活动连接挂钩,所述的挂钩的工作端固接利于挂钩工作的固定块;所述的“U”型钩环活动连接两端固接有钟摆器的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穿过“U”型钩环两侧,所述的连接杆上固接有与“U”型钩环钩槽相适配的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挂钩与连接块的连接处设有限制挂钩转动的限制块;所述的固定块的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的钟摆器包括两块平行的固定条,所述的固定条之间一端固接有连接杆,另一端连接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结构的小车,能够通过两车之间相撞的作用力,将后车的挂钩撞击抬起落入前车的“U”型钩环的钩槽中;同时通过小车后退,钟摆器撞击到阻挡块,使得钟摆器转动,连接钟摆器连接杆上的挡块在“U”型钩环的钩槽内转动,将后车的挂钩抬起,离开前车的“U”型钩环,做到自动连接和脱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钟摆器示意图
图中所示:1 小车本体,2 挂钩,3 连接块,4 “U”型钩环,5 固定条,6 连接杆,7 挡块,8 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图2,选择优选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在小车1的前端焊接上连接块3,连接块3活动连接挂钩2,连接块3和挂钩2的连接处安装有限制挂钩2转动的限制快,使得挂钩2只能向上转动,挂钩2的前端焊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这样当后车的挂钩2撞击到前车的“U”型钩环4上,后车的挂钩2能顺利的运动到前车“U”型钩环4的沟槽内;在小车的后端焊接上“U”型钩环4,连接杆6穿过“U”型钩环的钩槽4,连接杆6两端分别焊接有钟摆器,连接杆6的中段焊接挡块7,使得钟摆器和挡块7可以以连接杆6为轴做圆周运动。
如图2所示,钟摆器包括两条平行的固定条5,两条固定条5之间一端焊接有连接杆6,另一端连接滚轮8。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牵引车带动小车向另一辆小车运动,使得一车的挂钩撞击另一车的“U”型钩环,挂钩被撞击抬起落入另一车的“U”型钩环的钩槽中,两车连接成功。当需要分开时,牵引车带动小车行驶至阻挡块,钟摆器撞击阻挡块,使得钟摆器发生转动。钟摆器和挡块焊接在连接杆上,钟摆器发生转动带动挡块在“U”型钩环的钩槽内转动,将挂钩抬起,离开“U”型钩环,两车分离成功。阻挡块可以是任意固定物品,也可以专门为小车配置一个阻挡块,只要使得小车在倒退过程中,钟摆器能够撞击到阻挡块,使得钟摆器转动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鑫新型墙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建鑫新型墙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14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