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式含油污泥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2452.8 | 申请日: | 2013-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6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辉;李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庆辉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23202 | 代理人: | 马洪发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含油 污泥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物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车载式含油污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含油污泥是在石油开采、运输、炼制及含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固体废物。含油污泥产生的地点复杂,多在偏远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很难将所有油泥运输到集中处理场。若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不但占用大量耕地,而且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都将造成污染,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在一些紧急情况下或者很多远距离的小站点,设立固定的油泥处理场很难实现。因此,对于偏远小站点或者紧急情况下的含油污泥处理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企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含油污泥处理装置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车载式含油污泥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式含油污泥处理装置,是由撬座、清洗罐、三相分离器和蓄水池构成,是在撬座上依次设有清洗罐和三相分离器,在清洗罐的下部设有蓄水池,在清洗罐顶部设有含油污泥倒入口和加药口,三相分离器顶部设有混合液入口、上部设有出油口、下部设有污水口和排泥口,其污水口与蓄水池管路连接、混合液入口与清洗罐的出口管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清洗罐为夹套式罐壁、其内设有加热盘管;在清洗罐的内部设有隔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排泥口与热解析单元管路连接,蓄水池连接了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式含油污泥处理装置,结构设计合理,能够解决偏远小站点或者紧急情况下的含油污泥处理问题。该技术具有设备运行稳定、安全环保、处理效果好、单车处理能力大、工程投资合理、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可以回收95 %以上的原油,含油率达到97%;分离出水含油量小于1%;油泥减量90%以上,处理后的干泥含油率小于0.3%,还可解决目前依靠人工清罐带来的潜在安全隐患,实现了油泥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式含油污泥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式含油污泥处理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式含油污泥处理装置,是在撬座12上分别固定了清洗罐1、三相分离器2和蓄水池3构成,其在清洗罐1的下部设有蓄水池3,在清洗罐1顶部设有含油污泥倒入口4和加药口9,三相分离器2顶部设有混合液入口11、上部设有出油口6、下部设有污水口5和排泥口7,其污水口5与蓄水池3管路连接、排泥口7与热解析单元管路连接,混合液入口11与清洗罐1的出口管路连接,蓄水池3连接了污水处理装置。本装置的清洗罐1为夹套式罐壁、其内设有加热盘管8;在清洗罐1的内部设有隔板10。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式含油污泥处理装置的具体工艺流程为,含油污泥和水由含油污泥倒入口4进入清洗罐1,再由加药口9加药,加热盘管8加热,促进油泥分离,处理后的油泥混合液通过管路由混合液入口11泵入三相分离器2,利用三相离心机对所提取的油泥进行分离,分离后,可回收95%以上的原油;分离出的水可以返回系统用于清洗油罐、也可进行污水处理;分离产生的泥饼进入热解析单元,在400~500℃的热解炉内进行热解析,解析释放的油气部分经冷凝回收,部分用于燃烧为热解析提供热量,脱出的干泥呈粉状,用螺旋输送器送到泥料仓储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庆辉,未经杨庆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24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