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蜡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2926.9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8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曹阳;李小飞;钱原吉;马胜远;冯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瀚特种合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杨新勇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注蜡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在熔模铸造生产工艺过程中,首先需要制造蜡模模组,然后制造模壳,最后进行浇注。其中蜡模的制备需要利用压蜡机向蜡模模具中注入蜡料,经过保压成型得到。然而,在制备蜡模的过程中,蜡模模具在经过长期工作后,由于注蜡孔与压注喷嘴之间长时间的摩擦磨损,使得注蜡孔的尺寸发生变化,与注蜡喷嘴之间的配合度下降。在压蜡的过程中,蜡料容易从间隙处溢出,粘在喷嘴周围,一方面弄脏设备,浪费蜡料;另一方面,由于注蜡喷嘴与注蜡孔之间存在间隙,影响压蜡时蜡料的流量和压力,使得最终蜡模的尺寸精度下降,缺陷增多。而蜡模模具的制造成本高,加工周期长,经常更换蜡模模具并不可行,因而有必要对其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的蜡模模具。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蜡模模具结构,包括由上、下模构成的蜡模模具,在所述上下模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与蜡模模具表面之间设有注蜡通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注蜡通道的端口镶嵌有注蜡模套。
为了便于注蜡模套与蜡模模具端部的结合,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注蜡模套的轴向截面呈T形,在所述注蜡模套的轴向中心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与注蜡通道同心同直径。
为了便于注蜡模套中心孔的定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T形截面注蜡模套的底端设有锥孔。
为了便于注蜡模套中心孔的定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在所述T形截面注蜡模套的上端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位于中心孔的一侧或两侧。
为了简化注蜡模套的结构,使其便于加工,便于安装,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T形截面注蜡模套的上部为矩形,下部为筒状。
为了防止注蜡模套在铸蜡过程中产生移动,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注蜡模套与蜡模模具之间静配合。
为了便于蜡模模具的加工制作,以及便于压蜡后蜡模的出模,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注蜡通道位于上模与下模之间的连接面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蜡模模具结构简单、紧凑、设计合理,其中增设的注蜡模套为一种通用的注蜡孔嵌套模具,采用包括铜在内的质地较软的金属材料加工而成,可以有效防止注蜡喷嘴的过度磨损;定期更换注蜡模套可以避免整个蜡模模具的更换,显著延长了蜡模模具的使用寿命,解决了蜡模模具的生产周期长、加工成本高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注蜡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中:1、蜡模模具;2、空腔;3、注蜡通道;4、注蜡模套;5、中心孔;6、锥孔;7、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注蜡模具结构,该注蜡模具包括由上、下模构成的蜡模模具1,在上下模之间设有空腔2,空腔2与蜡模模具1表面之间设有注蜡通道3,在注蜡通道3的端口镶嵌有注蜡模套4。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注蜡模套与注蜡模具端部的结合,优选的实施方案是,注蜡模套4的轴向截面呈T形,在注蜡模套4的轴向中心设有中心孔5,该中心孔5与注蜡通道3同心同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注蜡模套中心孔的定位,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是,在T形截面注蜡模套4的底端设有锥孔6。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注蜡模套中心孔的定位,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在T形截面注蜡模套4的上端设有定位孔7,定位孔7位于中心孔5的一侧或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简化注蜡模套4的结构,使其便于加工,便于安装,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T形截面注蜡模套4的上部为矩形,下部为筒状。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防止注蜡模套在压蜡过程中产生移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注蜡模套4与蜡模模具1之间静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蜡模模具1的加工制作,以及便于压铸后蜡模的出模,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还有,注蜡通道3位于上模与下模之间的连接面部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瀚特种合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瀚特种合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29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专用于生产前泵盖芯壳的坭芯盒
- 下一篇:翻边模制件出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