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流式气力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2955.5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5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韩旭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旭新 |
主分类号: | B65G53/50 | 分类号: | B65G53/5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流式 气力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力输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旋流式气力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物料的输送过程中,仓泵是经常使用的一种设备,在采用仓泵对物料进行输送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存在物料粘贴仓壁的现象,物料一旦粘贴于仓泵的内壁上,由于仓泵内部是封闭的清扫起来存在困难,严重时会影响输送设备的正常使用,目前所使用的仓泵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仓泵内壁物料粘贴问题一直是困扰物料输送设备使用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流式气力输送装置,其可将仓泵内易挂壁的物料清扫干净。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括仓泵以及主进气管路,所述仓泵包括仓泵柱形段和仓泵锥形段以及设置于仓泵锥形段底部的牛角弯头段,其特征是,所述仓泵柱形段和仓泵锥形段处均设有多个进气管,所述仓泵柱形段处的进气管一端连接进气支管I,另一端连接于仓泵柱形段上设置的旋流进气口,所述的旋流进气口的轴线与仓泵轴线之间,以及旋流进气口的轴线和旋流进气口轴线与仓泵仓壁交点处的切线之间形成一倾斜夹角;所述仓泵锥形段处设置的进气管一端连接进气支管II,另一端连接于仓泵锥形段上设置的旋流进气口;所述的进气支管I与进气支管II分别连接于主进气管路。
所述的旋流进气口螺旋均匀分布于仓泵的仓壁上。
所述设置在仓泵柱形段处的旋流进气口的轴线与仓泵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度;所述旋流进气口的轴线和旋流进气口轴线与仓泵柱形段的仓壁交点处的切线之间的夹角为30度。
所述设置在仓泵锥形段处的旋流进气口的轴线与仓泵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0度;所述旋流进气口的轴线和旋流进气口轴线与仓泵锥形段的仓壁交点处的切线之间的夹角为30度。
所述的进气支管I和进气支管II均为圆环形,所述的进气支管I和进气支管II环形围绕在仓泵柱形部位的上下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旋均匀排列在仓泵上的旋流进气口,将具有粘性、易挂壁的物料清扫干净,可有效的减少粘性物料粘贴于仓泵的内壁上,从而影响仓泵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旋流进气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仓泵柱形段处设置的旋流进气口的俯视局部图;
图4是仓泵锥形段处设置的旋流进气口的俯视局部图;
图中,1是仓泵,11是仓泵柱形段,12是仓泵锥形段,13是牛角弯头段,2是主进气管,3是进料口,4是出料口,5是气动排料阀,6是仓泵料位计,7是进气管,8是进气支管I,9旋流进气口,10是进气支管II。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旋流式气力输送装置,包括仓泵1、主进气管路2、所述仓泵上设置有进料口3和出料口4,所述的出料口4处设置有气动排料阀5,仓泵1的上部设有仓泵料位计6。
所述仓泵1包括仓泵柱形段11和仓泵锥形段12以及设置于仓泵锥形段12底部的牛角弯头段13,所述牛角弯头段13的末端通过气动排料阀5连接于出料口4。
所述仓泵柱形段11和仓泵锥形段12处均设有多个进气管7,所述仓泵柱形段11处的进气管7一端连接进气支管I8,另一端连接于仓泵柱形段11上设置的旋流进气口9;所述仓泵锥形段12处设置的进气管7一端连接进气支管II10,另一端连接于仓泵锥形段12上设置的旋流进气口9。所述的进气支管I8和进气支管II10均为圆环形,进气支管I8和进气支管II10环形围绕在仓泵柱形段11的上下两端,进气支管I8与进气支管II10分别连接于主进气管路2。
所述的旋流进气口9螺旋均匀分布于仓泵1的仓壁上,所述的旋流进气口9的轴线与仓泵轴线之间,以及旋流进气口9的轴线和旋流进气口9轴线与仓泵1仓壁交点处的切线之间形成一倾斜夹角。
如图2、图3所示,所述设置在仓泵柱形段11处的旋流进气口9的轴线与仓泵1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度;所述旋流进气口9的轴线和旋流进气口9轴线与仓泵柱形段11的仓壁交点处的切线之间的夹角为30度。
如图2、图4所示,所述设置在仓泵锥形段12处的旋流进气口9的轴线与仓泵1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0度;所述旋流进气口9的轴线和旋流进气口9轴线与仓泵锥形段12的仓壁交点处的切线之间的夹角为3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旭新,未经韩旭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29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富硒润肠茶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硫化过程嵌入式碳排放监控与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