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极陡边坡喷播作业的吊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3986.2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6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郎煜华;覃新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广州中茂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彦孚;吴伟文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极陡边坡喷播 作业 吊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化喷播工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极陡边坡喷播作业的吊篮。
背景技术
绿化喷播边坡的坡度一般在45-90度之间,高速公路边坡的设计坡度一般为45-53度,而废弃采石场的坡度一般大于70度,在这样的极陡边坡(坡度>70°)上实施绿化喷播的作业难度很大,现有的方法是搭设脚手架,在其上进行喷播作业;或是借助安全绳直接喷播。但是存在下列问题:
1废弃采石场的高度一般很高,因此脚手架的高度也就很高,边坡凸凹不平并且有一定坡度,在如此超高并且倾斜不平的地方搭设脚手架危险性高、造价高、作业难度大。
2 在脚手架上实施喷播作业不方便,作业员以及喷枪、喷管等的移动受到很大限制。
3 如果施工人员系挂安全绳直接喷播,极陡边坡几乎不能用脚蹬踏而完全悬在空中作业,危险性高,作业面的选择和移动极其不便,喷枪与坡面的距离也无法掌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极陡边坡喷播作业的安全性高且成本低的吊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极陡边坡喷播作业的吊篮,其包括成矩形的吊篮主体、控制吊篮运动和运动速度的电机和减速器、安装在吊篮主体上且与电机和减速器电性连接的操作盘、设置在吊篮主体一侧且靠近极陡边坡的若干滑轮以及安装在吊篮主体的四个角上的安装部,所述滑轮包括位于吊篮主体下端的固定滑轮和位于吊篮主体上端且能伸缩的活动滑轮。
所述吊篮主体包括靠近极陡边坡的第一侧面、与第一侧面平行的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连接且垂直的两个端面以及由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两个端面围绕成的工作腔,工作腔的底面铺设有踏板,第二侧面距踏板的距离大于第一侧面距踏板的距离。
所述滑轮安装在第一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成矩形的吊篮主体、控制吊篮运动和运动速度的电机和减速器、安装在吊篮主体上且与电机和减速器电性连接的操作盘、设置在吊篮主体一侧且靠近极陡边坡的若干滑轮以及安装在吊篮主体的四个角上的安装部,所述滑轮包括位于吊篮主体下端的固定滑轮和位于吊篮主体上端且能伸缩的活动滑轮,吊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整体安全性,因而节省人工,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吊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吊篮在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吊篮在使用状态下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吊篮主体1、操作盘 2、滑轮3、安装部4、第一侧面5、第二侧面6、端面7、工作腔8、踏板9、固定滑轮10、活动滑轮11、主桩12、分桩1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极陡边坡喷播作业的吊篮,其包括成矩形的吊篮主体1、控制吊篮运动和运动速度的电机和减速器(图未示)、安装在吊篮主体1上且与电机和减速器电性连接的操作盘2、设置在吊篮主体1一侧且靠近极陡边坡的若干滑轮3以及安装在吊篮主体1的四个角上的安装部4。
所述吊篮主体1采用钢结构,其包括靠近极陡边坡的第一侧面5、与第一侧面5平行的第二侧面6、与第一侧面5和第二侧面6连接且垂直的两个端面7以及由第一侧面5、第二侧面6和两个端面7围绕成的工作腔8。工作腔8的底面铺设有踏板9,该踏板9采用木板材料,操作人员在工作腔内移动进行喷播工作。第二侧面6距踏板9的距离大于第一侧面5距踏板9的距离。第一侧面6的距离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将喷枪伸出工作腔8外进行喷播作业;第二侧面的距离高是为了保护操作人员。
吊篮采用电力牵引,电机及减速器设置于极陡边坡下的现场(图未示)。操作盘2安装在吊篮主体1里,这样便于操作人员操作。
所述滑轮3安装在第一侧面5上。该滑轮3包括位于吊篮主体1下端的固定滑轮10和位于吊篮主体1上端且能伸缩的活动滑轮11。固定滑轮10与第一侧面5采用固定支架连接,以保证最近喷射距离。活动滑轮11与第一侧面5采用可以伸缩长度的支架连接,这样可以对应边坡坡度进而使吊篮保持水平。
本实用新型的吊篮的安装方式如下:首先在待喷播的边坡山顶中心设置主桩12一个,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承受拉力的设计值远大于吊篮加两个人的总重量;然后在主桩两侧按喷播宽度设置两个分桩13,即采用长100cm直径3cm以上的三条螺纹钢筋打入地下支撑;接着在主桩12和分桩13上安装钢索,吊篮的安装部4连接在钢索上,这样吊篮便可以垂直和水平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广州中茂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三峡大学;广州中茂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39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