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震强化控球球拍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6090.X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5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非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狮市非凡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49/02 | 分类号: | A63B49/02;A63B49/08;A63B5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71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强化 控球 球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且强化控球的球拍。
背景技术
打网球和打壁球作为一种既时尚又能强身健体的运动,一直受到许多人的喜爱。现有技术中的网球拍系主要由一椭圆形的环状拍框及一握柄构成,其中,该拍框与该握柄间由两支臂连接,两支臂间的夹角呈锐角,这种结构的球拍在打球的过程中,球、拍携带有巨大的动能,在撞击时释放出来,一部分能量用于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一部分能量作为必要损失被释放,产生震动、声音等,产生的震动经球拍的传递而到达使用者的手心后,会令使用者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久而久之,有可能对使用者的手部造成伤害。而要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的话,则球拍需具有较好的防震和减震效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震强化控球球拍,它能够有效分散球拍传递过来的震动,最终转化为热能,从而达到转换和消减震动的目的,提高击球时的握持舒适感及击球精准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减震强化控球球拍,包括一拍框和一握柄,该拍框与该握柄间由两支臂相连接,两支臂相向的侧面间连接有缓冲桥,该缓冲桥的两端分别与两支臂相接。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桥与两支臂的连接点位于同一高度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桥呈弧形。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桥呈拱向拍框的拱弧形。
作为优选,两支臂相连的夹角位置由过渡圆弧过渡。
作为优选,上述过渡圆弧、两支臂以及缓冲桥构成一以两支臂为长边、且两短边均向外拱起的四边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过渡圆弧与缓冲桥的弧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两支臂之间连接有缓冲桥,因此击球瞬间所产生的震动能量一部分传递至缓冲桥,经缓冲桥的缓冲作用产生形变和更加低频率的震动,最终转化为热能,达到转换和消减震动的目的;而未被转换和消减的残余能量经两支臂传递至两支臂夹角处的过渡圆弧,因过渡圆弧、两支臂以及缓冲桥构成一以两支臂为长边、且两短边均向外拱起的四边形结构,传统至此结构的能量经其回传消耗与分散,最终到达握柄的能量微乎其微,从而使使用者在使用时免受震动力的伤害,可更舒适地握持球拍,且易于掌握对球拍的控制,以提高击球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拍框;2、握柄;3、支臂;4、缓冲桥;5、过渡圆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包括一拍框1和一握柄2,所述拍框1是由超高弹性碳素和gForce Ti钛装甲合金材料组成,所述握柄2是由高弹性碳素和钛镍记忆合金材料组成,该拍框1与该握柄2间由两支臂3相连接,两支臂3相向的侧面间连接有弧形的缓冲桥4,该缓冲桥4的两端分别与两支臂3相接,所述缓冲桥4与两支臂3的连接点位于同一高度位置。由于在两支臂3之间连接有缓冲桥4,因此击球瞬间所产生的震动能量一部分将传递至缓冲桥4,经缓冲桥4的缓冲作用产生形变和更加低频率的震动,最终转化为热能,达到转换和消减震动的目的。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包括一拍框1和一握柄2,该拍框1与该握柄2间由两支臂3相连接,两支臂3相向的侧面间连接有弧形的缓冲桥4,该缓冲桥4的两端分别与两支臂3相接,所述缓冲桥4与两支臂3的连接点位于同一高度位置,所述缓冲桥4呈拱向拍框1的拱弧形,且两支臂3相连的夹角位置由过渡圆弧5过渡,此设计的目的在于减轻两支臂3间的应力,实施例一中的两支臂3间夹角呈锐角形式,传递至该处的能量会产生较大应力,既容易损坏球拍,又不便于使用者握持,而采用过渡圆弧5过渡的形式,变锐角为弧向,可有效分散与消除应力作用,达到保护球拍以及使用者可舒适的握持球拍的目的,上述过渡圆弧5、两支臂3以及缓冲桥4构成一以两支臂3为长边、且两短边均向外拱起的四边形结构,所述过渡圆弧5与缓冲桥4的弧度一致。
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结构的球拍,击球瞬间所产生的震动能量一部分传递至缓冲桥4进行转换和消减,而未被转换和消减的残余能量经两支臂3传递至两支臂3夹角处的过渡圆弧5,并经过过渡圆弧5、两支臂3以及缓冲桥4构成的四边形结构的回传消耗与分散,最终到达握柄2的能量微乎其微,从而使使用者在使用时免受震动力的伤害,可更舒适地握持球拍,且易于掌握对球拍的控制,以提高击球的精准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狮市非凡运动器材有限公司,未经石狮市非凡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60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式高尔夫球车的前轮组件
- 下一篇:握力计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