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轧光机的压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6463.3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0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博大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C15/08 | 分类号: | D06C15/08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朱坤保 |
地址: | 21312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光机,特别是一种轧光机的压辊。
背景技术
轧光机又称压光机,利用纤维在受热条件下的可塑性将织物表面轧平或轧出平行的细密斜线,以达到织物光泽密实的整理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在纺织品后整理工艺中,织物需经轧压处理来达到产品要求,轧压处理一般通过上下压辊进行,织物从上下压辊之间穿过。这样在轧压时需要通过顶升油缸对压辊两端施加压力,如此双辊辊体不可避免的产生弯曲变形(挠度变形),双辊辊体中部和两侧所受的线压力不一致,这样会导致双辊辊体的中部线压力要小于两端的线压力,整理织物的效果自然就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厂家一般采用固定中高辊,即轧辊辊体中部直径变大,两端部直径小一点来克服两端线压力大于中间线压力的问题,但在实际运行中双辊间的线压力和间距难以测定,包括以下几个原因:
1、 双辊辊面的加工误差;
2、 加工中高曲线偏离理想的中高曲线;
3、 辊面温度引起变形的误差;
4、 辊面局部磨损造成的误差;
5、 顶升油缸压力大小的改变造成挠度的大小等等,原因很多,造成中高量过大或过小,中高配合不准,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形成单机单用,专机专用的局面,而且幅宽越大中高配合越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个幅宽线压力均匀一致的轧光机压辊。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轧光机的压辊包括芯轴,所述芯轴外侧套装有辊壳,所述芯轴与辊壳之间形成空腔,所述辊壳外套装有弹性套,所述芯轴上安装有轴向密封和径向密封,所述轴向密封与径向密封将芯轴与辊壳之间的空腔分为压力仓和回流仓,所述芯轴两端由外向内设有分别与压力仓和回流仓相通的油道,所述压力仓面向轧点,所述芯轴两端与压力仓轧点相对应的位置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端部柱塞,所述芯轴两端由外向内设有与端部柱塞底部相通的柱塞油道。
所述轴向密封包括第一轴向密封和第二轴向密封,所述第一轴向密封与第二轴向密封之间隔开。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轧光机压辊在给织物进行整理工作时,通过向柱塞油道内注油使得端部柱塞在压辊的内壁加压,使得压辊整个幅宽的线压力均匀一致,更好的与对辊产生的挠度相配合,对织物表面整理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辊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辊在内腔油压作用下的挠度变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轧光机的压辊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B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C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端部柱塞作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弹性套,2为辊壳,3为芯轴,401为第一轴向密封,402为第二轴向密封,5为径向密封,6为调心轴承,7为次级密封,8为平面密封,9为压力仓,10为回流仓,11为压力油道,12为回流油道,13为弹性元件,14为端部柱塞,15为柱塞油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博大印染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博大印染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64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衣机内筒及洗衣机
- 下一篇:一种改型的高效能退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