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脸型矫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6882.7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9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学丽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兴亮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脸型 矫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脸型矫正器,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对面部咬肌下面的骨骼施加向内的压力使脸型变成理想状态的脸型矫正器。
背景技术
科学发现,人类的骨骼任何时候都有一定的可塑性,力学刺激对细胞影响的直接结果就是引起细胞形态的改变,其机理之一在于细胞内骨架结构的重新排列。咬肌受人种,性别,年龄,脸型等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来讲:男性比女性发达,年长者比年少者发达,但决定因素还是咀嚼。因为其收缩产生用力闭嘴运动,故经常爱吃硬食的人,咬肌会相应的发达肥厚。咬肌的肥厚会改变脸型,现阶段,人们常用脸型矫正的方法有瘦脸按摩、打瘦脸针、磨骨手术等。但是,利用瘦脸按摩棒做瘦脸按摩来按平咬肌,必须长期使用,费时费力,且不能长期保持;打瘦脸针,萎缩咬肌,需按期注射,也不能长期保持,而且对身体还有副作用;磨骨手术,手术本身存在风险,而且有副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脸型矫正器。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脸型矫正器,包括:用于夹持咬肌的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所述的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相对设置;所述的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上连接有与咬肌贴合的垫片;所述的第一夹持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夹持部件的第一端上分别连接有用于防止脸型矫正器滑落的悬挂部件;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上连接有用于将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相对夹紧的夹紧部件。
所述的悬挂部件为U形挂钩,所述的U形挂钩分别设置在第一夹持部件第一端和第二夹持部件第一端,所述的U形挂钩可悬挂在耳朵上并可以调节长度。
所述的悬挂部件为悬挂圈,所述的悬挂圈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夹持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夹持部件第一端连接,所述的悬挂圈可挂在头上并可以调节长度。
所述的悬挂部件为第一粘合带,所述的第一粘合带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夹持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夹持部件第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一粘合带可挂在头上并可以通过粘合带的粘合功能调节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夹紧部件为连接在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的下方的弹性部件,所述的第一夹持部件的第二端与第二夹持部件的第二端活动连接。弹性部件可以对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产生向内的压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夹紧部件为连接在所述的第一夹持部件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持部件的第二端的长度可调节的第二粘合带或绷带。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二粘合带或绷带对夹持部件的向内的压力更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第二粘合带或绷带是无弹性的。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脸型矫正器的结构更加稳定,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第一夹持部件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持部件的第二端连接有U形的支撑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夹紧部件为连接在所述的第一夹持部件的第二端和第二夹持部件的第二端的套管,所述的套管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上设置有相匹配的孔,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孔进行调节,进而调节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之间的距离。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采用螺栓或卡扣连接。
在上述所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垫片与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为活动链接,使用者可以根据情况调节垫片,以使得垫片与咬肌贴合。
在上述所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垫片的底面是内凹的,可以与脸型很好的贴合。
本脸型矫正器的作用原理是:通过调节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之间的距离,产生向内的作用力作用于夹持部件,使夹持部件对咬肌施加向内压力,对咬肌下面的骨骼进行塑造,达到美化脸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脸型矫正器设置有可防止脸型矫正器滑落的悬挂部件,悬挂部件可以为挂在耳朵上长度可调的U形挂钩,也可以是悬挂在头上的长度可调的部件,解决了脸型矫正器在使用时易滑落的情形。
(2)本脸型矫正器设置有可将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向内相对夹紧的装置,使用时产生向内的压力,进而仅咬肌进行塑形,具有较好的塑形效果。
(3)本脸型矫正器的夹紧装置可以为套管,也可以为粘合带或绷带,也可以为弹性部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任意选择不同的夹紧装置,使用时调节夹紧装置,进而第一夹持部件和第二夹持部件之间的距离,结构简单,使用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学丽,未经张学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68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生物检测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百叶防盗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