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仿生人力智能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7843.9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0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黄东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东子 |
主分类号: | B62M1/12 | 分类号: | B62M1/12;B63H16/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生 人力 智能 驱动 装置 | ||
1.一种仿生人力智能驱动装置,包括支架(1),在支架(1)上活动设有动力驱动轴(2),其特征在于,支架设有与人体四肢相适应的驱动单元(10),所述的驱动单元(10)又分为两组手臂驱动单元和两组腿部驱动单元,两组手臂驱动单元和两组腿部驱动单元对称设置在支架(1)的垂直中心线两边,所述的手臂驱动单元包括手臂驱动摇杆(102)和前臂驱动摇杆(103),手臂驱动摇杆(102)和前臂驱动摇杆(103)之间铰接连接,手臂驱动摇杆(102)上端与活动设置在支架(1)上的手臂驱动轴(104)连接,手臂驱动轴(104)通过一锥形齿轮和竖向传力轴(105)的锥形齿轮啮合;前臂驱动摇杆(103)通过传动机构(106)与设置在手臂驱动摇杆(102)的驱动齿轮(107)联动,驱动齿轮(107)与设置在手臂驱动轴(104)上的固定齿轮(108)啮合;所述的腿部驱动单元包括大腿驱动摇杆(109)和小腿驱动摇杆(110),大腿驱动摇杆(109)和小腿驱动摇杆(110)之间铰接连接,大腿驱动摇杆(109)上端与活动设置在支架(1)上的腿部驱动轴(111)连接,腿部驱动轴(111)通过一锥形齿轮和竖向传力轴(105)的锥形齿轮啮合;小腿驱动摇杆(110)通过第二传动机构(112)与设置在大腿驱动摇杆(109)的第二驱动齿轮(113)联动,第二驱动齿轮(113)与设置在腿部驱动轴(111)上的第二固定齿轮(114)啮合;竖向传力轴(105)通过传动轴(115)与动力驱动轴(2)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人力智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106)为平行四边形的拉杆机构,通过一设置在拉杆机构和前臂驱动摇杆(103)之间的驱动杆(106a)联动,拉杆机构活动连接在手臂驱动摇杆(102)侧面;所述的第二传动机构(112)为平行四边形的第二拉杆机构,通过一设置在第二拉杆机构和小腿驱动摇杆(110)之间的第二驱动杆(112a)联动,第二拉杆机构活动连接在大腿驱动摇杆(109)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人力智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1)上设有安装储放能机构(20)的支承轴(203),所述的储放能机构(20)至少包括一设置在支承轴(203)上的驱动锥形齿轮(204)和与驱动锥形齿轮(204)联动的储能卷簧(205),储能卷簧(205)的外端与支架(1)固定连接;所述的动力输出轴(1)上设有第一齿轮(206)和至少一个与第一齿轮(206)联动的传能锥形齿轮(207);所述的支架上还设有至少一制动杠杆(208),制动杠杆(208)中部与支架(1)铰接,制动杠杆(208)的后端连接手制动拉线(209),制动杠杆(208)上设有纵向轴(210),纵向轴(210)两端分别设有从动锥形齿轮(211)和主动锥形齿轮(212);手制动拉线(209)连接设置在前臂驱动摇杆(103)前端的制动握把,牵拉手制动拉线(209)使制动杠杆(208)旋转并带动从动锥形齿轮(211)与驱动锥形齿轮(204)啮合及主动锥形齿轮(212)与传能锥形齿轮(207)啮合;所述的制动杠杆(208)还设有回位扭簧(213),在支承轴(203)上设有放能齿轮(214)与第一齿轮(206)通过换向齿轮联动,在放能齿轮(214)与支承轴(203)之间设有棘轮(2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生人力智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能卷簧(205)的内圈与支承轴(203)之间设有弹性止转结构;所述的弹性止转结构由至少一组钢球或辊柱(216)和弹簧(217)构成,弹簧(217)设置在支承轴(203)径向的盲孔(203a)内,钢球或辊柱(216)设置在储能卷簧(205)的内圈和弹簧(217)之间,在储能卷簧(205)的内圈设有与钢球或辊柱(216)外表面相适应的凹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东子,未经黄东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784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