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镜头直线运动变焦光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8307.0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5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苗;郝伟;曹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7/10 | 分类号: | G02B7/10;G02B15/15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杨引雪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镜头 直线运动 变焦 光学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领域,涉及一种光学镜头变焦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镜头直线运动变焦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机械补偿连续变焦光学系统,传统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机械凸轮机构实现变焦距光学镜头的连续变焦。机械凸轮种类多种多样,按照凸轮形状分为盘式凸轮、移动凸轮、圆柱凸轮三类。在镜头运动机构中,主要采用圆柱型凸轮。在凸轮圆周上开有两组曲线槽,两组槽按照光学性能曲线加工,使变倍组移动时,补偿组做相应的移动以做补偿用。
在机械凸轮机构中,主要有旋转电机、凸轮、导向销、移动镜组和带有直线槽的外镜筒等。通过旋转电机输出扭矩,通过齿轮传动将扭矩传递给凸轮,凸轮通过导向销将动能传递给移动镜组。因外镜筒上的直线槽限制了导向销的运动轨迹,故凸轮正反转动时,会带动移动镜组做往复直线运动。变焦距光学镜头在变焦过程中,为了获得满意的成像质量,要求各运动镜组的位移准确。因此为了保证光学镜头在变焦过程中各运动镜组位移精确,则对凸轮提出了很高的制造精度要求,从而给凸轮的制造带来很大的难度。机械凸轮变焦机构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采用凸轮精度要求很高,机械加工难度大,需要高精度的机床和镗床,提高了成本。
(2)变倍滑架和补偿滑架易磨损,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变焦精度降低。
(3)由于采用了齿轮传动装置,以及导向销和凸轮之间存在间隙,造成空回较大,所以整个机构存在体积大、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
(4)设计加工完成后,曲线不能更改和调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直线运动变焦光学系统,解决了现有机械补偿连续变焦光学装置变焦精度低,制造成本高、设备体积大、运动曲 线不可调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镜头直线运动变焦光学系统,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固定框架、分别固定在固定框架两端的第一镜组和第二镜组、设置在第一镜组与第二镜组之间的变焦镜组件、用于提供变焦镜组件作往复直线运动的驱动装置以及固定设置并均匀分布在固定框架内表面的用于对变焦镜组件进行支撑和导向作用的至少三组导向组件;所述第一镜组与第二镜组相互平行;
所述变焦镜组件包括移动镜架、安装在移动镜架内孔中的变焦镜组;所述移动镜架对应导向组件的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导向组件穿过移动镜架上的通孔;
所述驱动装置按照动力传递方向依次设置有驱动电机、传动齿轮、消间隙梯形螺套齿轮、梯形螺杆;所述消间隙梯形螺套齿轮外表面设置有齿轮并且与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消间隙梯形螺套齿轮内表面为梯形螺纹并且与梯形螺杆相啮合;所述梯形螺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移动镜架上。
上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固定框架内表面的第一耳座、第二耳座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一耳座和第二耳座之间的导杆。
上述导杆为精密导轨;所述移动镜架的通孔内设置有精密导套;所述精密导套与精密导轨相适配。
上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驱动电机旋转精度的编码器。
上述光学镜头直线运动变焦光学系统,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梯形螺杆上的限位开关以及固定设置在固定框架上且分布在限位开关两侧的两个限位片;所述两个限位片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变焦镜组件做往复运动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消间隙梯形螺套齿轮,有效的消除了传统齿轮传动装置空回大,精度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精密导轨和精密导套的组合,大大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精度和工作效率。
3、本实用新型由程序控制变焦组镜按照光学设计(或测定)曲线运动,大大满足精密跟踪与测量的要求。
4、本实用新型采用限位开关,有效的控制了移动镜架在导杆上做往复运动的行程,同时可准确的确定变焦镜组的起始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固定框架、2-第一镜组、3-第二镜组、4-变焦镜组件、41-移动镜架、411-通孔、4111-精密导套、42-变焦镜组、5-驱动装置、51-驱动电机、511-编码器、52-传动齿轮、53-消间隙梯形螺套齿、54-梯形螺杆、6-导向组件、61-第一耳座、62-第二耳座、63-导杆、7-限位装置、71-限位开关、72-限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83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调节芯包
- 下一篇:柔性产品翻转换向的二维双向传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