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液透析导管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9201.2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21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管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玲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A61M25/00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6 | 代理人: | 王爱伟 |
地址: | 224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透析 导管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后长期留置导管护理的导管护套。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通俗的说法也称之为人工肾、洗肾,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其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扩散、对流体内各种有害以及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移出体外,达到净化血液的目的,并吸达到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目的,在临床上多用于尿毒症病人的治疗。
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有些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建立自身血管通道,长期静脉置管成为首选,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在一次透析结束后必须进行血透导管护理,目前常规做法是:将留置导管用无菌纱布缠绕数周,再用胶布将其固定在患者身体上。其缺点是:
1、由于留置导管的前端在患者体内,并用胶布固定,在进行缠绕操作时极不方便,且易牵动固定处,给患者造成不适;
2、由于要将纱布缠绕数周,以将导管完全包裹,耗时长,浪费时间,同时不便于规范各护理人员的操作;
3、裸露的纱布不防水,尤其是在夏天易吸收患者身上的汗水,从而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血液透析导管护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操作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血液透析导管护套,该血液透析导管护套不仅能在进行血透导管护理时快速方便的操作,而且能防水、防汗,防止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血液透析导管护套,包括护套本体和护套盖,所述护套本体上端为敞口结构,所述护套盖下端为敞口结构且其上端开有一定距离的缺口,所述护套本体与所述护套盖相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血液透析导管护套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护套本体的长为55mm~65mm,宽为10mm~20mm,高为115mm~12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血液透析导管护套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缺口宽度为6mm~1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血液透析导管护套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护套本体的上半部分设置有一段附有粘性的封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血液透析导管护套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附有粘性的封条为不干胶封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血液透析导管护套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护套盖盖住护盖本体时能够与所述附有粘性的封条相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血液透析导管护套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附有粘性的封条其宽度为1mm~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血液透析导管护套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附有粘性的封条其距离所述护套本体敞口的高度为8mm~12mm。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液透析导管护套,该血液透析导管护套不仅能在进行血透导管护理时快速方便的操作,而且能防水、防汗,防止污染。同时,使用该血液透析导管护套时操作单便、省时;且由于护套用防水材料制成,所以可以有效防止汗液等污染导管;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血液透析导管护套一个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血液透析导管护套一个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工装进行详细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上”、“下”、“前”、“后”、“底”、“顶”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图中1、护套本体;2、护套盖;3、附有粘性的封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玲,未经管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92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