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胸外按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9435.7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8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张舵;付克兰;马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强 |
主分类号: | A61H31/02 | 分类号: | A61H31/02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600 山东省泰安市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按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心肺复苏病人施救的人工胸外按压机。
背景技术
胸外按压为心肺复苏(CPR)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胸外按压各国专家有如下共识:(1)CPR时为保证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需实施有效地胸外按压.(2)有效的胸外按压必须快速、有力。成人按压深度为4—5cm.(3)尽量避免胸外按压的中断。而有效的按压要求施救者双肘伸直,上肢成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致使身体前倾。如此姿势和体位使施救者极易疲劳,按压的深度和频度难以掌握,易导致按压并发症,如骨折、血气胸等。目前,胸外按压有两种方式,人工徒手胸外按压和利用设备进行按压,事实上,心跳骤停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这就要求必须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对病人施以有效的心肺复苏,这就需要及时对患者实施胸外按压,以免延误抢救时间。人工徒手胸外按压通常不能满足不间断胸外按压的要求,而且施救者疲劳后不能保证按压操作动作规范,从而影响了救治效果;利用设备实施按压救治时,通常受操作环境条件的限制,如果远离电源或备用电源不足,设备便不能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操作简便、省力,使用不受电源限制,可实现不间断施救并能转运病人的人工胸外按压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工胸外按压机,包括支撑架和按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架包括立柱、外套筒和底座,底座为横向设置的长方形板,立柱设置在底座一端的上部,立柱为竖向设置的柱体,外套筒的内孔与立柱相匹配并套设于立柱外侧,在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铰接连接的托板,在底座和每个托板的下部均分布设置有车轮,车轮间距和急救车上的担架轮滑轨间距一致,每个托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柱杆,柱杆通过带止锁结构的铰接件与底座铰接连接;所述的按压装置包括下支撑杆、上支撑杆、压杆、固定套筒、套栓和按压块,下支撑杆位于上支撑杆的下方并且二者在同一竖向平面内,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的下端均与外套筒固定连接,上支撑杆的上端与横向设置的压杆铰接连接,压杆为伸缩式杆体,压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手柄,下支撑杆的上端与固定套筒固定连接, 固定套筒为柱形筒体,所述的套栓为空心的柱体,其外形与固定套筒的内孔相应,套栓插入并伸出固定套筒,在套栓的下端设置有复位限位盘,复位限位盘外周大于固定套筒的内孔,按压块设置在复位限位盘的下部,按压块的外表面为柔性材料制成,套栓的上部套设一个限位圈,限位圈通过螺钉与套栓进行连接,套栓的上端通过连接杆与压杆进行连接,在压杆与下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中,在托板的两个端部设置有便于手握持的手把。
本实用新型中的按压装置采用机械式结构,固定套筒通过下支撑杆与支撑架进行连接,套栓插入固定套筒内,其下端安装复位限位盘和按压块,其上部设置有限位圈,上端与压杆连接,这样固定套筒由下支撑杆支撑固定,通过下压压杆使套栓带动按压块向下运动,从而对患者实施胸外按压操作,操作者停止向下施力,压杆在弹簧作用下向上移动,压杆带动套栓向上移动实现复位,压杆、下支撑杆、上支撑杆和弹簧形成类似杠杆式的结构,由于压杆为可伸缩式,可延长压杆的长度,因此,操作者向下施力很轻松,操作省力,不易疲劳,使用不受电源的限制,可以实现不间断胸外按压操作;本发明的支撑架设置成折叠式结构,两托板展开后与底座形成一个平板,可支撑患者背部,有利于施救,而且既可以在原地施救,又可作担架用于转运患者,在底座和托板上设置有车轮,车轮间距和急救车上的担架轮滑轨间距一致,方便利用救护车转运病人,特别提出,本发明中由于展开后的支撑架与按压装置相结合,在患者的转运过程中仍然可以实施胸外按压操作,不受电源限制,实现真正的无间断CPR救治;另外,患者位于担架上急救,底座及托板对患者身体支撑,减少救治不当造成的损伤,也减少搬动患者造成的损伤,尤其是心脏病患者;其次,外套筒可沿立柱上下移动,从而对按压装置进行高度调节,以适用于不同年龄和体型的患者,在套栓上部设置限位圈,可以调节套栓向下移动的距离,从而调节按压深度,以适应于不同按压深度的要求,并且调整好按压深度后,能确保统一的按压操作深度,也有利于按压频率的掌握,确保稳定的按压效果,避免传统人工按压时按压深度、频率不稳定现象,减少胸外按压并发症的发生。本发明中将支撑架设置成折叠式结构,展开可作担架使用,折叠后体积小,形成箱体式结构,便于搬运或存放,可以布于厂矿、企业、军队、机关、医院、村卫生室、甚至家庭等场所备用,形成放置网点,使心跳骤停病人可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得到现场目击者的施救。本发明操作简单,使胸外按压操作变得简单易行,即使非医务人员也易于学习掌握使用,同时避免了电动按压设备对电源的依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强,未经张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94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内喷式燃烧器
- 下一篇:智能自动调温天然气热风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