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轴向位移的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0570.3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4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富;罗志军;候韶剑;张澄清;袁忠泽;田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18 | 分类号: | F16L3/1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轴向 位移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构件或防止构件之间相对运动用的器件,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轴向位移的支架。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行业中,用支架来支撑管道,使管道长距离铺设和管道长距离运输成为可能,这种支架一般是固定的,其主要作用是用于支撑。而对于一些转动设备附属管道或者其他特殊场合用的管道则需要支架在轴向的位移可调节;有时在普通保温管道的支撑上,因为施工误差也需要支架能在轴向的位移可调节,以保证管道不脱空,防止不安全事故发生。
目前石油化工行业中,轴向的位移可调支架一般选用普通的螺栓加螺母的形式,这样的支架虽然轴向的位移可以调节,但不够精确,而且这种螺栓加螺母形式可调支架在装置和管线的运行过程中极易松动、失效,使其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急需发明这一种能精确调节轴向位移的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轴向位移的支架,以解决现有石油化工行业中常见的轴向位移可调支架运行过程中极易松动、失效,而且在轴向位移的调节上不够精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轴向位移的支架,包括支架部分、可调系统和防松止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架部分与可调系统连接,可调系统与防松止动系统连接。
所述的支架部分为支架或鞍式支座。
所述的可调系统包括滑动部件3、固定导套4、旋转升降螺母7、螺纹支撑柱8和底板9,固定导套4与支架2连接,优选焊接,滑动部件3在支架部分和固定导套之间,使管托与精确可调系统之间自由滑动,旋转升降螺母7设置在螺纹支撑柱8上,用于精确可调支架部分2轴向位移。
所述的防松止动系统包括防松止动螺栓5、螺纹支撑柱8和结构梁10,防松止动螺栓5设置在旋转升降螺母7上,螺纹支撑柱8一端与固定导套4连接, 另一端与底板9连接,优选焊接,底板9与结构梁10连接,优选焊接,作用是将管线固定于结构梁10实体上,防松止动螺栓5作用于螺纹支撑柱8上实现防松止动功能。
所述的防松止动螺栓5圆周上对称开有2~8个直径为6~8mm的孔。
所述的旋转升降螺母7圆周上对称开有2~8个直径为10~18mm的孔,实现升降功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精确可调系统,可实现支架轴向方向上位移的精确可调。
(2)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松止动系统,可有效防止支架轴向方向上的松动,从而防止支架失效。
(3)本实用新型采用滑动垫片或者平面轴承连接支架与精确可调系统,摩擦力小,阻尼低。
(5)本实用新型的制造结构简单,方便安装、维护、更换。
(6)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实用性强、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适用范围广、设备投资少等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轴向位移的支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节轴向位移的支架左视图。
其中:
1.管道,2.支架件,3.滑动部件,4.固定导套,5.螺栓,6.调节孔,7.旋转升降螺母,8.螺纹支撑柱,9.底板,10.结构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轴向位移的支架,包括支架部分2、可调系统和防松止动系统,支架部分与可调系统连接,可调系统与防松止动系统连接,支架部分2为支架或鞍式支座,可调系统包括滑动部件3、固定导套4、旋转升降螺母7、螺纹支撑柱8和底板9,固定导套4与支架2接,滑动部件3在支架部分和固定导套之间,使管托与精确可调系统之间自由滑动,旋转升降 螺母7设置在螺纹支撑柱8上,用于精确可调支架部分2轴向位移,防松止动系统包括防松止动螺栓5、螺纹支撑柱8和结构梁10,松止动螺栓5设置在旋转升降螺母7上,螺纹支撑柱8一端与固定导套4连接,另一端与底板9焊接,底板9与结构梁10焊接,作用是将管线固定于结构梁10实体上,防松止动螺栓5作用于螺纹支撑柱8上实现防松止动功能,防松止动螺栓5圆周上对称开有2~8个直径为6~8mm的孔,旋转升降螺母7圆周上对称开有2~8个直径为10~18mm的孔,实现升降功能。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05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