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瓶罐喷釉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0588.3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3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周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6 | 分类号: | C04B41/8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682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瓶罐喷釉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瓶罐在喷釉深加工过程中的专用工装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瓶罐喷釉深加工过程中,行业内曾先后出现了三类工装。
1、粉末冶金工装:优点是,瓶罐容易安装和取下,易于维护;缺点是,瓶罐在旋转作业时的摆动幅度取决于瓶口外壁与工装基础件的顶部扣碗的内壁的配合深度,而一般的配合深度只有14-18mm,如果瓶口外壁与基础件顶部内壁的间隙稍大,则在旋转时摆动幅度就会非常的明显,使得瓶罐不能平稳地处于顶部扣碗中,从而影响产品加工质量,更也不利于设备的稳定运行。
2、PET塑料工装:优点是,瓶罐易安装和取下,瓶罐在旋转作业时的摆动幅度是通过插入到瓶口内的稳定杆来控制,由于稳定杆插入到瓶口内的深度达到6-8cm,使得瓶罐在旋转时的摆动幅度不会明显;缺点是,使用一段时间后,喷釉工装四周会积累很厚一层釉漆,影响产品质量,且后期维护成本较高,难度较大。
3、硅胶工装:这类工装的通用性较强,但不便于瓶罐的安装和取下,且容易使釉漆类的渣子带入瓶口,一般厂家使用较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瓶罐喷釉工装,能有效降低瓶罐在旋转生产线上喷釉作业时的摆动幅度,使得瓶罐更加稳固,保证产品加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瓶罐喷釉工装的结构特点是:所述瓶罐喷釉工装是由顶部带扣碗的基础件和稳定杆组合而成,所述顶部扣碗用于承载倒立的瓶罐,所述瓶罐套装在所述稳定杆中,所述稳定杆贯穿所述顶部扣碗并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基础件中。
本实用新型瓶罐喷釉工装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顶部扣碗的内径比瓶罐口外径大0.5 mm -1mm。
所述稳定杆的直径比瓶罐瓶口内径小0.5 mm -1mm。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综合了各类喷釉工装的优点,通过稳定杆与瓶罐的配合深度,以及瓶罐口与基础件顶部扣碗的承载配合,使得瓶罐在生产线上进行喷釉操作时,瓶身能立得更稳,旋转时摆动幅度减少到最小,同时顶部扣碗和稳定杆的尺寸大小能适应各类瓶型,通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装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图;
图中标号:1基础件、2稳定杆、3瓶罐、4轨道、5主传动链条、6固定链条、7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瓶罐喷釉工装是由顶部带扣碗的基础件1和稳定杆2组合而成,带扣碗的基础件1由冶金粉末经模具压制后烧制而成,稳定杆2由厚壁无缝钢管,截取相应长度后调螺纹而成;顶部扣碗用于承载倒立的瓶罐3,顶部扣碗的内径比瓶罐口外径大0.5 mm -1mm;能适应各种开口大小的瓶型(前提是同系列瓶口),瓶罐3套装在稳定杆2中,稳定杆2的直径比瓶罐瓶口内径小0.5 mm -1mm;稳定杆2的长度能深入到瓶口内6-8cm,使得瓶身更好的固定在稳定杆2上,这样瓶罐上、下工装都非常方便,而且工装也便于维护。
如图3所示,轨道4上的主传动链条5在向右运动时,通过轴承固定在主传动链条5上的小链轮7,与固定链条6啮合后带动瓶罐3一同旋转,固定链条6是旋转的,但相对位置是固定的,而后由固定的喷枪对运动、旋转的瓶罐3进行喷釉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05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生物菌肥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丙烯酸类高强化学锚栓自动封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