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设备的无线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1002.5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4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锐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1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曾人泉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闵行区曲吴路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设备 无线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器产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款能为便携式设备以无线方式进行充电的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技术。根据该技术原理人们在研究相应的无线充电装置。从现有文献公开的内容来看,已有一些无线充电装置的报道。但是,从现有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来看,在采用的电路、电路的布置和线圈的采用以及充电模块的结构上都不尽相同,有一些是万用充电器,而满足Qi 标准的无线充电装置还不多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为便携式设备以无线方式进行充电的装置,它是满足Qi 标准的无线充电装置,克服了触点式充电方式的不便性,适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小家电、个人护理设备、医疗护理设备等多种便携式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设备的无线充电装置,含有上盖、底壳、底脚,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壳嵌合成一个盒形结构;在所述底壳下方设有至少三个底脚和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与底壳内部设置的充电结构的散热原件相邻,在所述底壳的侧面设有电源插口或USB插口;其特征是,在所述上盖的上面设有环形橡胶圈,在所述底壳内设置充电结构,所述充电结构包含由上到下设置的温度传感器、线圈、铁氧体、铝板和电路板:所述线圈设置在铁氧体上,在所述线圈上设置所述的温度传感器,所述铁氧体的下面通过铝板与电路板贴合,在所述电路板上设有一个或多个LED指示灯,用于显示充电装置的即时状态,所述电路板用于接收外部的直流能量、将直流电变成交流电,产生交变磁场,通过线圈发送电能。
进一步,所述环形橡胶圈由支撑部、间隙部和过渡部构成,即由环面与多个平面截交构成、由环形曲面和多个平面构成不规则面。
进一步,所述铁氧体为整片结构件或者是由等面积的四块铁氧体拼接构成的结构件。
进一步,所述线圈包含七个层叠的线圈,设置在由四块等面积铁氧体拼接构成的铁氧体上,在最上层一个线圈的中间设有温度传感器或者磁铁。
进一步,所述线圈包含四个层叠的线圈,嵌接在一整片结构的铁氧体中,在最上层线圈的中间设有温度传感器或者磁铁。
进一步,所述线圈含有一个线圈,嵌接在一整片结构的铁氧体中,在所述线圈的中间设有温度传感器或者磁铁。
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设备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积极效果是:
(1)符合Qi 标准的无线充电装置,所述装置结构小型化,在其内部和外部结构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人机交互的友好性和无线充电装置的功能性。
(2)对产品的防滑性和散热性在结构设计上都做了充分的考虑。
(3)克服了触点式充电方式的不便性,适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小家电、个人护理设备、医疗护理设备等多种便携式设备的无线充电并提升了无线充电装置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设备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设备的无线充电装置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环形橡胶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充电结构的结构分解图I。
图5为充电结构的结构分解图II。
图6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设备的无线充电装置电路功能连接框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为:
1、环形橡胶圈; 2、上盖; 3、充电结构; 4、底壳;
5、底脚; 6、支撑部; 7、过渡部; 8、间隙部;
9、线圈; 10、铁氧体; 11、铝板; 12、电路板;
13、温度传感器; 14、散热孔; 15、电源插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设备的无线充电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应该指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锐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锐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10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