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柱绝缘子调整垫和平波电抗器放置平台用支撑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1421.9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1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图腾;常开忠;曹继丰;张义;柳坤;刘成柱;李德良;孙国华;傅兴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 |
主分类号: | H01B17/38 | 分类号: | H01B17/38;H01B17/14;H01F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张向琨 |
地址: | 1024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柱 绝缘子 调整 和平 电抗 放置 平台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特高压直流输电平波电抗器支撑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支柱绝缘子支撑高度和角度的调整方式。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多条高压、特高压直流系统的建设,电压等级不断提高,输送容量不断增大,平波电抗器需求量大增。由于平波电抗器尺寸重量较大,在换流站内一般都采用倾斜或垂直支撑。这两种支撑方法是用多节支柱绝缘子串联成一个支撑体,最后由多个这种支撑体共同支撑放置平波电抗器的平台。这种支撑方法的优点是承重大,稳定性好。但是由于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影响,在支柱绝缘子串联后组成的支撑体的支撑高度或角度不同,即各支撑体的支撑点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且串联的绝缘子的轴心不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支撑体系稳定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特开发了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种支柱绝缘子调整垫,能够通过细微调节各支撑体的支撑高度或角度,使各个支撑体的支撑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使串联的各支柱绝缘子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为了达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柱绝缘子连接用调整垫,其特征在于:该支柱绝缘子调整垫连接于相互串联的两节支柱绝缘子的对接法兰之间,用以调整支柱绝缘子的支撑高度和倾斜角度,所述支柱绝缘子调整垫的两端各自设置有一个通孔,在中间部位设置有一个开口。
在如上所述的支柱绝缘子调整垫中,优选:位于支柱绝缘子调整垫两端的通孔相对于位于中间部位的开口对称设置。
在如上所述的支柱绝缘子调整垫中,优选:所述支柱绝缘子调整垫为弧形片。
在如上所述的支柱绝缘子调整垫中,优选:连接在相互串联的两节支柱绝缘子对接法兰之间的支柱绝缘子调整垫具有多片。
在如上所述的支柱绝缘子调整垫中,优选:当连接在相互串联的两节支柱绝缘子对接法兰之间的支柱绝缘子调整垫具有多片时,该多片支柱绝缘子调整垫组合一个圆形,该圆形的外径与所述支柱绝缘子的对接法兰的外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平波电抗器放置平台用支撑体,其包括:与平波电抗器平台连接的第一过渡支座;与地面连接的第二过渡支座;位于所述第一过渡支座和所述第二过渡支座之间、串联连接在一起的多个支柱绝缘子;和上述支柱绝缘子连接用调整垫。
该支柱绝缘子调整垫可单片或多片组合使用,安装灵活方便;
由四片该支柱绝缘子调整垫组合成的大致圆形的外径与该支柱绝缘子法兰的外径相等,在安装后并不影响相邻绝缘子连接处的外观;
该支柱绝缘子调整垫有多种厚度可供选择,使调节度更精确。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通过在串联的两根支柱绝缘子之间使用调整垫调节,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精确调节各个支撑体支撑高度或角度,使支撑点在同一水平面内,并且使串联的支柱绝缘子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使支撑体系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柱绝缘子调整垫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柱绝缘子调整垫安装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柱绝缘子调整垫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特高压直流输电用平波电抗器体积较大,在换流站内可采用斜支撑或直支撑方式。由于平波电抗器接入的系统电压等级高,因此多采用支柱绝缘子串联形成一个支撑体,最后由多个支撑体共同支撑平波电抗器平台。但是,在多节支撑绝缘子串联安装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误差,最终导致各支撑体的支撑高度和角度不同,各支撑点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且串联的绝缘子的轴心不在同一直线上,这样的支撑体系稳定性不足,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柱绝缘子调整垫,精确调节各个支撑体的支撑高度或角度,使支撑点在同一水平面内,并且使串联的支柱绝缘子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使支撑体系更稳定。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未经北京电力设备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14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