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壁挂式舱外高流量氧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1426.1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9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汤永建;卢晓欣;彭慧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A61M16/20;A61B5/091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025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壁挂式 舱外高 流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壁挂式舱外高流量氧疗装置。
背景技术
氧疗指各类缺氧的治疗,除了消除引起缺氧的原因外,均可给予吸氧治疗。吸入高浓度氧使血浆中溶解氧量增加能改善组织的供氧。缺氧是指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障碍,引起机体机能代谢甚至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的一系列病理变化过程。
目前,医院中常用的氧疗装置为高压氧舱和鼻导管吸氧装置,这两种氧疗装置各自存在着以下缺陷:
一、高压氧舱
1、高气压环境不适宜某些疾病患者,比如伴有活动性内出血、严重肺部感染、高热、脑积液漏等患者不能进舱治疗,适用范围窄,很容易耽搁最佳治疗时机;
2、密闭容器治疗,人员进出不方便,存在着病情突变时无法及时处理救治的难题,或在生命体征尚未稳定时无法进舱;
3、对于在治疗中需要陪护人员在旁协助的情况(尤其是高龄、幼小病人),存在诸多不便与空间局限;
4、在治疗过程中医患相对隔离,存在诸多不便和相应风险;
5、采用肺式供氧方式密闭吸氧,包括刚性储氧包、流量计和呼吸调节器,病人根据自己的肺活量和呼吸频率进行吸氧,有吸有氧,没吸没氧;肺活量大的吸氧量多,肺活量小的吸氧量少。它靠呼吸调节器来实现肺式供氧,这样的吸氧可以避免在密闭的容器内出现较高氧浓度的风险,但同时也就存在着一定的吸气阻力。供氧压力越大,吸氧阻力也就越大;而低于0.3MPa的氧气压力不足以可靠保证呼吸调节器阀门的关闭,会造成泄漏,再考虑到高压氧舱的治疗是多人同时吸氧,又规定了吸氧治疗时氧气压降≤0.1MPa,所以高压氧舱的供氧压力都在0.5MPa以上(根据氧舱治疗压力的不同,要保证其压差≥0.4MPa,如密闭容器加压至0.2MPa,则供氧压力应大于0.6MPa)。因此,高压氧舱的吸气阻力一般在-250Pa~-400Pa,呼气阻力在200Pa~300Pa之间。
二、鼻导管吸氧装置
采用低流量开放式吸氧,虽然没有吸、排气阻力,但吸氧浓度低,氧流量只有3~4L/min,流量大了会在类似针孔的鼻导管出氧口形成强射流刺激病人的鼻道,使病人呛气承受不起,鼻导管吸氧装置所配置的简易流量计也限制了较大的流量,所以鼻导管吸氧时病人吸入的绝大部分是空气,氧气和空气混合后的氧浓度只有30~40%,达不到氧治疗的效果,只能是为病重体弱、呼吸表浅的病人尽量维持正常的血氧饱和度,不能真正提高血氧中的氧含量。此外,床边鼻导管吸氧是开放式的,有引起周围环境氧浓度增高所带来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舒适、适用范围广的壁挂式舱外高流量氧疗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壁挂式舱外高流量氧疗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壳体内设有连接进气端和出气端的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上由进气端到出气端依次连接设置有阀门、流量计、球胆和面罩。
其中,所述面罩通过三通阀与气体通道相连接,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口与面罩相连接,所述三通阀的进口和第二出口分别与气体通道相连接。
其中,所述三通阀与球胆之间的气体通道上连接有第一波纹管,所述第一波纹管的一端通过第一接头与气体通道相连接,所述第一波纹管的另一端与三通阀的进口相连接。
其中,所述三通阀与出气端之间的气体通道上连接有第二波纹管,所述第二波纹管的一端通过第二接头与气体通道相连接,所述第二波纹管的另一端与三通阀的第二出口相连接。
其中,所述阀门为铜球阀。
其中,所述流量计为DK800-6转子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无需在高气压和密闭容器内治疗,适用范围更广,病患可更早接受氧治疗,治疗也更方便快速,从而提高治愈率和降低伤残率;
2、采取连续式供氧方式密闭吸氧,达到了舒适吸氧的效果,且几乎无吸、排氧阻力;
3、可提供氧浓度为99.9%以上,最大流量为50L/min的氧气(常规病人仅需20~30L/min),完全满足氧治疗的要求,且不会给病人造成刺激或不适感;
4、用阀门替代呼吸调节器,节省了费用,降低了成本,同时还改善了吸气阻力;
5、用软球胆替代刚性储氧包,储氧量更大,终端吸氧压力平缓、舒适,而且还具备供、吸氧量定性指示功能(通过球胆的缩张情况),便于观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14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控导入红外线型光导照明系统
- 下一篇:一种豌豆防癌粉丝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