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2256.9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4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石杨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杨法 |
主分类号: | E04G9/08 | 分类号: | E04G9/08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朱新颖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建筑 模板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浇筑墙面或楼板时,通常需要很多块建筑模板互相拼接在一起,才能与墙面或楼板的表面积大小相符合。平板状的建筑模板两侧面互相抵靠时,木材的建筑模板一般采用钉子把相邻的两模板固定在下面的木材龙骨上。但是这样的结构很容易出现偏移,导致高低层现象,而且在拼接处的接缝较大,水泥会从缝隙中渗出,形成凸出的皱巴,需要建筑工人手动敲掉。
为解决上述问题,人们发明很多无接缝塑料建筑模板,如中国专利公布的一种无接缝塑料建筑模板【专利号201120153983】,包括模板模块,在所述模板模块两对边分别设有搭台,所述的搭台一个以模板模块正面边缘延伸,另一个以模板模块底面边缘延伸,所述的两个搭台长度及宽度相同,相互配合。这种建筑模板具有防水性、耐腐蚀性,且强度高、韧性强、不易产生变形,将搭台相互搭合,用铁钉连接即可,安装使用方便,没有接缝出现,且可大幅度提高模板周转使用次数,无污染,可回收。从附图1中可以看出,这种搭台的接触面互相垂直,导致泥浆容易积存在直角处,造成清理模板困难。而且在说明书中还提到用铆钉固定,但是铆钉与塑料模板模块长期配合后,模块上的铆钉孔变形而增大,导致不能紧配出现松动,容易使模块发生左右位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连接稳定的塑料建筑模板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塑料建筑模板的连接结构,塑料建筑模板包括若干个呈板状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本塑料建筑模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在模块的两侧面上延伸出呈台阶状的搭接部,两侧所述的搭接部呈中心对称,所述模块的外模面还抵靠有连接条,所述的连接条与模块通过螺钉固定。
台阶状的搭接部可以限制两个塑料建筑模板的模块相对墙面发生前后位移,用连接条和螺钉连接固定两个相邻的塑料建筑模板,防止它们发生左右位移。螺钉连接使得连接更加牢固,螺纹孔始终与螺钉紧密连接,稳定可靠持久。
在上述的塑料建筑模板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的搭接部包括斜面、平面一和平面二,所述的斜面分别与平面一和平面二相交。平面一与另一模块搭接部上的平面二紧贴,平面二与另一模块的搭接部上的平面一紧贴,使得墙面的水泥不容易渗出来,外界的杂物不容易进到墙面内,密封性较好。
在上述的塑料建筑模板的连接结构中,所述斜面与平面一的夹角为100°~130°。斜面与平面一的夹角角度为100°~130°之间,那么水泥泥浆流入搭接部后不会在弯角处积存,清理起来也相比直角方便很多。
作为优选方案,在上述的塑料建筑模板的连接结构中,所述斜面与平面一的夹角为116°。135°的坡度即能保证两个模块不容易相对墙面前后移动,发生偏移而导致高低层。
在上述的塑料建筑模板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的平面一与平面二互相平行。塑料建筑模板呈中心对称,转动180°后形状还是一样,可以换另一端连接。
在上述的塑料建筑模板的连接结构中,所述平面一与斜面圆弧过渡,所述平面二与斜面圆弧过渡。
在上述的塑料建筑模板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的平面一与外端面相垂直。平面一为垂直面,也可以与现有侧面为垂直面的模板配合,提高适用性。
在上述的塑料建筑模板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的连接条的两端分别具有贯通的螺纹孔,所述的模块的两端上也具有螺纹孔,且当两个模块端面相抵靠后连接条上的螺纹孔与模块上的螺纹孔位置及数量一一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塑料建筑模板的连接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模块通过搭台部相卡嵌,不容易发生高低层现象,浇筑出来的水泥比较平整。
2.斜面与斜面相抵靠,拼接处的接缝小,不容易侧漏水泥浆,而且斜面角度在100°~150°,平面一、平面二与斜面圆弧过渡,清理黏在搭接部上的干燥的水泥浆更加容易。
3.拆卸方便,拧出螺钉,螺钉还可以重复使用多次,避免一次性使用铁钉,能够节约钢材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塑料建筑模板的连接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塑料建筑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塑料模板平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塑料模板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塑料模板的直角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块;2、搭接部;3、连接条;4、螺钉;5、螺纹孔;6、斜面;7、平面一;8、平面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杨法,未经石杨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22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