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输入端防反接保护电路和直流输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2714.9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1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乐陶;马超群;刘伟增;张磊;梁欢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11/00 | 分类号: | H02H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罗建民;邓伯英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输入 反接 保护 电路 设备 | ||
1.一种直流输入端防反接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控断开附件、电压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可控断开附件连接在直流输入端与后级电路之间;
所述电压检测单元并联在直流输入端正负极之间,用于实时检测直流输入端正负极之间的电压信号,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电压检测单元和可控断开附件连接,用于根据电压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判定直流输入端正负极是否反接,若判定反接,则控制可控断开附件断开,若判定正接,则控制可控断开附件吸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
在直流输入端防反接保护电路上电之后,
若所述电压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是直流输入端正负极之间的电压为负压,则判定直流输入端正负极反接,并控制可控断开附件断开;
若所述电压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是直流输入端正负极之间的电压为正压,则判定直流输入端正负极正接,并控制可控断开附件吸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内预设有负压正常值,还用于在电压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是直流输入端正负极之间的电压为负压时,获取该负压值,判断所述负压值是否比所述负压正常值多出0~50%,如是,则判定直流输入端正负极反接,并控制可控断开附件断开,如否,则判定直流输入端正负极正接,并控制可控断开附件吸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直流输入端防反接保护电路上电之前,控制可控断开附件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采样电路和第一比较电路;
所述第一采样电路用于对电压检测单元实时检测的电压信号进行采样,以得到电压采样信号,并将所述电压采样信号发送至第一比较电路;
所述第一比较电路内预设有电压基准反向判断信号,用于将所述电压采样信号与所述电压基准反向判断信号进行比较,若所述电压采样信号大于所述电压基准反向判断信号,则判定直流输入端正负极反接,并输出相应的数字电平信号驱动可控断开附件断开;若所述电压采样信号小于等于所述电压基准反向判断信号,则判定直流输入端正负极正接,并输出相应的数字电平信号驱动可控断开附件吸合。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流输入端防反接保护电路还包括电流检测单元,所述电流检测单元连接在可控断开附件与后级电路之间,用于实时检测直流输入端防反接保护电路中的电流信号,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还与电流检测单元连接,并用于在控制可控断开附件吸合后,根据电流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进一步判定直流输入端正负极是否反接,若判定反接,则控制可控断开附件断开,若判定正接,则控制可控断开附件保持吸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在控制可控断开附件吸合后,
若电流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是直流输入端防反接保护电路中电流的流向为反向,则判定直流输入端正负极反接,并控制可控断开附件断开;
若电流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是直流输入端防反接保护电路中电流的流向为正向,则判定直流输入端正负极正接,并控制可控断开附件保持吸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内预设有反向电流正常值,还用于在电流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是直流输入端防反接保护电路中电流的流向为反向时,获取该反向电流值,判断所述反向电流值是否比所述反向电流正常值多出0~50%,如是,则判定直流输入端正负极反接,并控制可控断开附件断开,如否,则判定直流输入端正负极正接,并控制可控断开附件保持吸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27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轴承结构的汽车发动机自动张紧轮
- 下一篇:一种人工积污特性试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