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创性导航手术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2827.9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02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敏洁;杨驰;张伟杰;何冬梅;张文豪;董敏俊;柴盈;邵滋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施春花;翟羽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创性 导航 手术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导航定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无创性导航手术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手术导航系统可在尽可能小切口的基础上,指导术者评判手术器械在人体上的位置,进而提高手术的精准度,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决定手术导航系统成功应用的基础是定位系统的精确度,而影响定位系统误差的最大因素是参考坐标的选择和配准。临床上常采用光学导航系统,在人体上首先需安置一个位置固定的光学反射器底座以便放置光学反射球,再放置配准定位点。由于解剖定位点的精度相对差,临床上多采用外加的定位点。
临床中习惯的方法是直接将光学反射器底座和外加配准定位点固定于术者体表进行定位,这种方法和思路由于直观且易操作长期在临床中运用着,但显然这种方法会给术者带来创伤。如在颌面部的导航手术中,需在额顶放置带固位钉的光学反射器底座放置光学反射球,再在颧面骨或牙槽骨等处预先植入金属定位钉,这种方法虽可以较大程度的提高坐标系的精度,但无疑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且纯金属定位钉只能在CT中显示,MRI无法识别。如果能通过简单的改进,避免为了定位造成的创伤,又不影响手术的精确度,且可同时运用于CT和MRI的数据界面,无疑会是有意义的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创性导航手术定位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创性导航手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罩、定位标记钉和光学反射器底座,所述网罩为具有密致圆孔的热塑性塑料,所述定位标记钉呈两端凸起、中间凹陷的哑铃状,定位标记钉内部呈中空结构,放置MRI可识别液体,所述光学反射器底座包括基座和针状结构,所述针状结构用于插入光学反射球。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标记钉凹陷部分的高度与网罩厚度一致,凹陷部分的直径与网罩圆孔直径一致;所述定位标记钉两端凸起部分呈圆盘状,直径略大于网罩圆孔直径。哑铃状结构的目的是保证定位标记钉可方便的卡压固定于网罩圆孔内,一方面使得定位标记钉容易进入网罩圆孔,另一方面又不能随意移位或穿脱。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标记钉顶端设置一凹槽,便于放置探针。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MRI可识别液体为碘油。定位标记钉中心液态的设计,使得定位标记钉不仅能被CT识别,也能被MRI识别。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光学反射器底座的基座呈圆盘状,直径略大于网罩圆孔直径。凸出圆盘状基座的设计也是保证光学反射器底座可方便的卡压固定于网罩圆孔内。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光学反射器底座针状结构上设置第一凸起端,所述第一凸起端与基座间的距离与网罩厚度一致,第一凸起端与基座之间区域的直径与网罩圆孔直径一致。第一凸起端的目的是保证光学反射器底座卡压固定于网罩圆孔内,且不能随意移位或穿脱。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光学反射器底座针状结构上设置第二凸起端,所述第二凸起端与基座间的距离大于网罩厚度。针状结构上第二凸起端的目的是插入光学反射球时,便于光学反射球的卡压固位。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网罩具有底座,所述底座为硬质材料。底座的目的是便于网罩的放置和固定。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标记钉和光学反射器底座的材料为医用金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定位时,光学反射器底座和定位标记钉放置于网罩上,避免了患者的创伤;(2)热塑型网罩可用于身体任何部位,可任意裁剪,避免影响手术区域;(3)光学反射器底座和定位标记钉的放置不受解剖结构限制,可配合手术放置于任意合适部位;(4)定位标记钉外周金属、中心液态的设计,可被CT和MRI识别;(5)光学反射器底座和定位标记钉可反复消毒使用,避免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具有密致圆孔的网罩。
图2为定位标记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光学反射器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颌面部手术中,面部塑形后带有底座的网罩。
图中各标号表示:
1——网罩;11——底座;2——定位标记钉;21、22——两端凸起;23——凹陷部分;24——凹槽;25——中空结构;3——光学反射器底座;31——基座;32——针状结构;33——第二凸起端;34——第一凸起端;4——光学反射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28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段立式壳管冷凝器
- 下一篇:模块化太阳光热反射镜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