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照明灯自动控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2973.1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6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朱芳;钱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02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照明灯 自动控制 结构 | ||
1.一种照明灯自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光敏控制电路装置、振荡电路装置、数字组合逻辑电路装置、继电器控制电路装置,所述光敏控制电路装置、振荡电路装置的输出端均连接至所述数字组合逻辑电路装置的输入端,所述数字组合逻辑电路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装置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明灯自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控制电路装置包括电阻R1、光敏三极管VT1、三极管VT2;所述振荡电路装置包括开关K、电阻R3、电容C1、与非门G1C、G1D;所述数字组合逻辑电路装置包括与非门G1A、G1B、电阻R2、发光二极管L1;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装置包括二极管D1、D2、D3、照明灯EL、反相器U1、继电器KA,所述反相器U1采用集成芯片7406;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源5V,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光敏三极管VT1、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非门G1A的1脚均相连,所述光敏三极管VT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VT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与非门G1A的2脚与所述与非门G1D的11脚、电容C1的一端均相连接,所述与非门G1D的12脚连接开关K后接地,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与非门G1C的8脚、与非门G1D的13脚均相连,所述与非门G1C的9、10脚连接后与所述电阻R3、电容C1的另一端均相连,所述与非门G1A的3脚与所述与非门G1B的4、5脚均相连,所述与非门G1B的6脚连接所述电阻R2的一端、反相器U1的1脚,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L1的正极,所述发光二极管L1的负极接地,所述反相器U1的2脚与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继电器KA线圈的一端相连,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继电器KA线圈的另一端相连后接所述电源5V,所述继电器KA动合触点的一端连接所述照明灯EL后接所述电源5V,所述继电器KA动合触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未经无锡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29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壶铃收纳支架
- 下一篇:一种LED灯具用便换式驱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