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泡沫抑尘转运设备及泡沫箱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3266.4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9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卢禄华;胡地明;陈元寿;蒋从俊;张敏;黄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三烨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5/10 | 分类号: | B65G45/10;B65G4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沫 转运 设备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转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带有泡沫抑尘装置的物料转运设备,尤其涉及泡沫箱组件。
背景技术
物料转运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粉尘污染,给安全生产、工作人员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生产者在粉尘治理方面,做了各方面的尝试,如更换除尘设备、加装喷雾系统。但通过这些粉尘治理手段,转运设备粉尘浓度仍然超标,尤其是碎机室转运站的导料槽出口处粉尘严重超标。转运站皮带机运行后地面可见明显积尘。
粉尘污染产生过程如下:
物料从上方皮带的头部护罩处进入转运设备,头部护罩处由于物料随着皮带高速运动,从头部护罩进口处给设备内部带入大量的诱导风。传统设计的头部漏斗处,在此处物料会与头部漏斗产生撞击,产生大量的细小粉尘颗粒。
传统设计落料管均为直管,且常伴有拐角、弯头设计,物料在这些拐角、弯头的地方,再次撞击、相互之间碰撞,产生大量的细小粉尘颗粒。
落料点这个地方,由于物料是垂直下落、垂直冲击,在这里又会产生大量的细小粉尘。
头部护罩处进来高速诱导风就携带头部漏斗、落料管处产生的细小粉尘颗粒随着物料的高速下落运动的冲击,往导料槽空间内涌入,且随物料下落过程中速度加快,诱导风速也同时加快。这个时候,就在导料槽空间内充满了大量的粉尘与诱导风量,诱导风携带大量的粉尘从导料槽出口处涌出,造成严重的粉尘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泡沫抑尘转运设备,其可降低导料槽出口处粉尘浓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泡沫抑尘转运设备包括皮带机、传送带、头部集流护罩、落料管、导料槽,还包括泡沫箱组件、压缩空气组件、储液组件、液位控制组件、就地控制组件、混合组件、第一电动调节组件、第二电动调节组件、气动二连件组件。
泡沫箱组件的液入口依次联接第一电动调节组件、混合组件、储液组件;泡沫箱组件的气入口依次联接第二电动调节组件、气动二连件组件、压缩空气组件。
液位控制组件与泡沫箱组件和第一电动调节组件电气联接,液位控制组件监测泡沫箱组件中的液位,并以此控制第一电动调节组件中的第一电动调节阀。
就地控制组件与第二电动调节组件、皮带机启机信号线及储液组件电气联接,就地控制组件监测皮带机启机信号,并以此控制第二电动调节组件中的第二电动调节阀。就地控制组件包括三种控制方式,分别为手动控制、自动控制、远程控制,此三种控制方式基于单片机运算存储控制单元、标准MODBUS 接口、电气开关来实现,三种控制方式以择一方式进行工作。
泡沫箱组件可设置在导料槽的头部或者中部或者出口部,泡沫箱组件的出泡口宽度与导料槽内部宽度一致,出泡口正对皮带。
泡沫抑尘转运设备工作过程如下:
液位控制组件监测到泡沫箱组件中的液位低于预定值后,打开第一电动调节组件中的第一电动调节阀,储液组件中的原液与工业水在混合组件中充分混合,经第一电动调节组件流入泡沫箱组件,液位控制组件监测到泡沫箱组件中的液位达到预定值后,关闭第一电动调节组件中的第一电动调节阀。
自动控制方式下,就地控制组件监测到皮带机启机信号后,打开第二电动调节组件中的第二电动调节阀,压缩空气组件提供的压缩空气经气动二连件组件和第二电动调节组件进入泡沫箱组件,压缩空气在制泡腔中360 °喷吹混合液,产生大量的泡沫, 泡沫从出泡口涌出,在导泡板的引导下,在导料槽截面上形成一堵泡沫帘。泡沫帘能有效的过滤空气中粉尘,尤其是呼吸性的粉尘颗粒,同时,产生的泡沫覆盖在输送机皮带上承载的物料上,对物料表面形成一道泡沫膜,降低导料槽出口处的粉尘浓度。
手动控制方式下,就地控制组件通过人为闭合或者断开电气开关来实现相应的泡沫箱组件产生泡沫或者不产生泡沫。
远程控制方式下,就地控制组件通过操作终端基于标准MODBUS 接口来控制单片机运算存储控制单元,实现相应的泡沫箱组件产生泡沫或者不产生泡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泡沫箱组件,其可泡液分离。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泡沫箱组件包括箱体、箱盖、第一密封垫、导气管、导液管、排污管、第一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箱组件还包括隔板。隔板将箱体分隔出制泡腔和出泡腔,隔板与箱盖具有第一距离,隔板延伸至箱体的底面并凸出箱体的底面形成凸边。制泡腔内设置有导气管、导液管、第一液位传感器、排污管,导气管与箱体底面具有第二距离,出泡腔底部设置有出泡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三烨传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三烨传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32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