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粉尘污染的水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3868.X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9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道荣;金文阁;陈道国;李芳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长壁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2 | 分类号: | B01D4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32007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粉尘 污染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液体作为分离剂的除尘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止粉尘污染的水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除尘主要有干式除尘和湿式除尘两大类,其中干式除尘主要包括布袋除尘技术和电除尘技术,湿式除尘主要有喷淋塔、泡沫塔、文氏管、冲击或自激除尘技术等等,各种技术均有各自的许多优点,但其不足仍较突出,其中干式除尘的主要缺陷是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占地面积大,而湿式除尘受到粉尘性质的限制,在适应的粉尘条件下,则应注重除尘效率、使用寿命和耗水量等问题。
湿式除尘器是利用水或其它液体与含尘气体的作用去除粉尘的设备,尘粒与喷洒的水滴、水膜或湿润的器臂、器件相遇时,发生润湿、凝聚、扩散沉降等过程,因而使尘粒从气体中分离出来,达到净化的目的。湿式除尘器具有投资低、操作简单、占地面积小的优点、并能同时进行有害气体的净化、含尘气体的冷却和加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各部门的空气污染控制与气体净化。例如,很多钢铁公司针对烧结厂配料室的生石灰扬尘问题就采用了湿式除尘器除尘。
现有湿式除尘器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进气管的风压过大,导致灰尘未能完全溶入水中,从而导致除尘效率低下;又如,除尘风管容易堵塞,由此影响除尘效果,直接导致湿式除尘器不能正常使用;再如,污水没有得到有效地循环利用,导致清水消耗过大;等等。目前,机械生产中工件的抛丸处理工作量往往很大,抛丸现场环境一般粉尘污染非常严重,给操作工人的健康带来致命的危害,急需采用除尘效率高且运行稳定的除尘设备。
经专利检索,关于湿式除尘器已有相关技术方案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410005137.2,申请日:2004年2月6日,发明创造名称为:烟尘除尘器,该申请案的工作原理是引风机将锅炉排出的烟尘经引风机引入两个途径,第一途径:在引风机工作时,由引风机将烟尘引入加压区,经通路阀、进入一个密闭的水箱底部,再由小孔排出,再经钢绵将小气泡分割,使烟中颗粒物留在水中,颗粒物质沉淀到烟管与水箱底部的沉积区,最后烟由上方的收集管收集;第二途径:在引风机不工作时,打开通路阀,烟通过一个上方带有喷头的水箱,由于水会和颗粒物结合,颗粒物增加重量,进入水中,为防止烟进入排水管,下面要有水位阀,这样烟就不会进入回水管而进入收集管。该申请案在进烟管上开设小孔,并结合钢绵将烟气中的颗粒物留在水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除尘效率,但是对于抛丸机的高压粉尘,其结构设计不足以完全解决粉尘污染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水除尘的除尘效率低,且结构复杂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止粉尘污染的水除尘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进气管的气流喷入水中,并将水雾化,经过两级处理,达到无尘排放。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止粉尘污染的水除尘装置,包括进气管接管、前水箱、水箱连接管道、后水箱和排放管,所述的进气管接管将粉尘污染源的排气管与前水箱相连接,水箱连接管道将前水箱的出口与后水箱的入口相连接,排放管将后水箱排出的气体对外排放,其中:所述的前水箱和后水箱的进气管在入水前,进气管的过风截面逐步增加;所述的前水箱和后水箱的进气管在入水后,进气管为多孔喷头,各孔面积之和大于入口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前水箱的进气管包括第一扩张段和第一收缩段,该进气管的上端与前水箱的顶部相固连,所述的进气管接管的底端与前水箱的顶部也相固连,上述的进气管与进气管接管相连通;所述的第一扩张段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该第一扩张段的底端与第一收缩段的顶端相固连,该第一收缩段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该第一收缩段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雾化孔,各第一雾化孔的面积之和大于第一收缩段的顶端入口面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后水箱的进气管包括第二扩张段和第二收缩段,该进气管的上端与后水箱的顶部相固连,所述的水箱连接管道的底端与后水箱的顶部也相固连,上述的进气管与水箱连接管道相连通;所述的第二扩张段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该第二扩张段的底端与第二收缩段的顶端相固连,该第二收缩段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该第二收缩段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雾化孔,各第二雾化孔的面积之和大于第二收缩段的顶端入口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长壁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长壁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38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