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触点弹片集电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4510.9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6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许杭旭;孟元黔;彭长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杭旭 |
主分类号: | H01R39/02 | 分类号: | H01R39/02;H01R39/6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冉国政 |
地址: | 3100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点 弹片 集电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电环,尤其是一种多触点弹片集电环。
背景技术
传统的集电环,主要是由铜环和压触于铜环外圆表面的碳刷构成。这种结构的集电环存在以下缺陷:一是结构复杂,碳刷需要装在碳刷套里,并且需要弹簧顶压;二是磨损较快,需要经常更换碳刷;三是存在隐患,碳刷磨损产生的碳粉容易造成短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触点弹片集电环,导电触电多,电阻小,且能够防止正反转运转过程中金属弹片的跳动,稳定性好,结构简单,耐磨损,安全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触点弹片集电环,包括设置在转子上的金属环,所述金属环与转子上的导线连接,在定子的内圆周上均布有四个绝缘卡块,还包括多个波浪形的金属弹片,每个所述金属弹片其两端分别固设于相邻的两个绝缘卡块上且其至少有一端与定子上的导线连接,其波谷压触于所述金属环的外圆表面。
每个所述绝缘卡块上均设有倾斜的通孔,各所述金属弹片穿设于相应的该倾斜通孔内。
各所述绝缘卡块均为长条形,沿轴向设置,所述倾斜通孔有多个且沿轴向均布于相应的绝缘卡块上。
各绝缘卡块的横截面均为圆弧形。
沿轴向相邻的金属弹片之间由固设于转子上的绝缘环片隔开。
各所述金属弹片均具有至少两个波谷。
所述多触点弹片集电环设置于水下数控喷头内,定子的下端通过设置在定子下端盖上的下油封与转子构成水密封,定子的上端通过设置在定子上端盖上的上油封与转子构成水密封。
在定子与定子下端盖之间的该定子下端盖的边缘上设有凸耳,所述凸耳上设有导线穿孔,在所述导线穿孔的内端口封盖有一块盖板,所述盖板的内侧焊接有内部导线,该内部导线即为所述的定子上的导线,盖板的外侧焊接有外部导线,所述内部导线和外部导线通过盖板上的导体对应连接,在所述盖板外侧的导线穿孔内填充有密封胶。
所述盖板为印刷线路板,所述盖板上的导体为印刷线路板上的印刷线路,该印刷线路板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在导线穿孔的内端口上,所述内端口处设有凹槽,所述印刷线路板嵌设于该凹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定子的内圆周上均布有四个绝缘卡块,还包括多个波浪形的金属弹片,每个所述金属弹片其两端分别固设于相邻的两个绝缘卡块上且其至少有一端与定子上的导线连接,其波谷压触于所述金属环的外圆表面,这种结构,比传统的碳刷结构简单,且金属弹片耐磨性更好,金属弹片两端固设于相邻的两个绝缘卡块上,可以防止正反转运转过程中金属弹片的跳动,接触点更稳定, 传导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金属弹片的波谷均有两个两个以上,这样可以加大触点面积,进一步提高传导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杭旭,未经许杭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45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密封式导料槽
- 下一篇:新型双蜗杆副回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