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纺锭的防护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4664.8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8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L.马里纳;R.札雷基;P.布拉泽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里特机械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7/04 | 分类号: | D01H7/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陈国慧;傅永霄 |
地址: | 瑞士温***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锭 防护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卷取线的纺锭的防护元件,纺锭紧固到纺纱机的锭轨上。纺锭包括:锭杆,支承在轴承套筒中,该轴承套筒能够以旋转固定的方式间接或直接地连接到锭轨;驱动元件,连接到锭杆;卷取区域,在锭杆上用于卷取线;以及环锭架,安装在钢领板上。防护元件安装在钢领板下方,并且能够在轴承套筒的至少局部部分上沿着锭杆轴向地移位,以便锭杆上的卷取区域能够由防护元件局部地包围。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的含义内,术语“纺纱”也理解为表示捻转,从而取代卷线,可以进行从线筒的放线,并且所述线可以由纱线和麻线形成。
例如从DE 10 2005 040 902已知的防护元件,例如主要在高速纺锭中使用,以便降低周围环境中的噪声水平,噪声水平有时候是可观的,并且还减少由于在每个线筒周围产生的空气涡流而产生的能量消耗。由于进一步在纺锭之间输送的各空气涡流的组合,使得空气流沿着纵向方向形成在纺纱机的两侧上,这也可能导致所生产的线上的线自由端部展开,从而产生不期望的起绒线,从而进一步增大了具体线筒的空气阻力。纺锭的驱动能量的主要部分因此以并非预期的方式被限制。尤其是对于相当大的线筒直径,由于较高的圆周速度以及作用在线上的增大离心力,使得这些不利效果对于工艺的整体能量平衡、对工作人员的压力和线质量是不利的。
在DE 10 2005 040 902中描述的防护元件具有基本圆柱形状,并且形成为具有光滑的闭合内圆柱表面的一件。防护元件位于钢领板下方并且在纺锭的驱动器上方,并且能够与钢领板一起沿着锭杆在轴承套筒上轴向地上下移动。在防护位置,防护元件基本上在提供用于卷线的卷取区域中环绕锭杆。所卷取的线形成线筒,线筒例如设计为管纱。防护元件的长度以能够实现线筒的整个最大直径区域的防护的方式确定尺寸。由于防护元件的内部区域的光滑、均匀、闭合的侧向表面,使得在纺锭处由流动阻力导致的能量损失可以保持为最小。然而,由于防护元件的内部区域的该配置,使得飞毛落在防护元件的内表面上并且形成纤维堆积,例如纤维球,由于防护元件和线筒之间的变化的空气流而难以从防护元件去除。这样导致了防护元件被高水平的飞毛堵塞从而增大了筒管直径。这样继而具有在纺纱处理期间例如灰尘等污染物不能从防护元件排出的后果。为了一贯地确保高的线质量和能量优化状态,因此需要在某个操作周期之后使纺锭停止,并且从防护元件清洁纤维。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用于纺纱机的纺锭的防护元件,用于以基本上避免防护元件的堵塞并且在纺锭处保持较高的能量节省的方式卷取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该目的,因为纺锭紧固到纺纱机的锭轨上,具有:锭杆,支承在轴承套筒中,该轴承套筒能够以旋转固定的方式间接或直接地连接到锭轨;驱动元件,连接到锭杆;卷取区域,在锭杆上用于卷取线;以及环锭架,安装在钢领板上,防护元件安装在钢领板下方,并且能够在轴承套筒的至少局部部分上沿着锭杆轴向地移位,以便锭杆上的卷取区域能够由防护元件局部地包围,防护元件在背离钢领板的端部在其外周的局部区域上具有至少一个凹部。测试已经表明,借由以这样的方式定位的凹部可以避免纺纱处理期间的堵塞。连续出现的污染物例如灰尘或飞毛因此可以从防护元件可靠地去除,从而确保连续较高的线质量。
在消除了已经持续了较长时间的断线之后,存在飞毛或纱线片断可能停留在防护元件的内表面上并且形成难以从防护元件去除的纤维堆积例如纤维球的风险。为了实现飞毛的连续排出并且因此使形成的纤维球最小,已经证明当防护元件的内表面在环绕卷取区域的区域中具有圆锥形设计时是有利的,尤其是以内径以渐进或连续的方式朝向钢领板减小的方式。
为了确保足够的清洁效果,使凹部在一侧开放也是有利的。
为了从防护元件去除纤维堆积,使凹部具有弧形设计也是有利的。因此可以利用作用在纤维堆积的离心力,以便从防护元件射出纤维堆积。结果可以更好地从防护元件排出连续出现的污染物。
测试已经表明,当凹部具有圆锥形设计时具有良好的自清洁效果。
为了从防护元件最佳地排出飞毛,还已经证明当防护元件的壁厚在凹部的区域中减小时是有利的。从而可以使纤维卡在凹部的边缘上的情况最少。
为了在轴承套筒上引导防护元件,还已经证明当在防护元件的背离钢领板的端部在内表面处安装引导元件并且防护元件借由引导元件而在轴承套筒上被引导时是有利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里特机械公司,未经里特机械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46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纳米压印的硅薄膜太阳电池表面陷光结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集成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