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织物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4774.4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3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许金聪;许佳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晋江聚旺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3/10 | 分类号: | F26B13/10;F26B3/30;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傅家强 |
地址: | 3622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物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物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生产工艺中,烘干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如在织物印花后的烘干、织物洗涤后的烘干等等,现有的织物烘干装置主要由烘干房、热源供应装置、用于带动织物在烘干房中输送的织物输送装置组成,烘干房中设置有与热源供应装置连接形成回路的导热管,现有的导热管的裸露的管体,烘干房中的空气作为热载体与导热管进行热传递,通过热空气对织物进行烘干,经上述结构的织物烘干装置处理的织物往往回潮率达不到要求,烘干时间长、效率低、且能耗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烘干效率高、效果好、能耗低的织物烘干装置,经该织物烘干装置处理后的织物具有较好的回潮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织物烘干装置,包括烘干房、热源供应装置、用于带动织物在烘干房中输送的织物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房中设置有用于烘干织物的导热管,导热管的两端与热源供应装置连接形成回路,导热管表面涂覆有远红外陶瓷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管布置于织物的上、下两侧,且成蛇形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管布置于织物的左、右两侧,且成蛇形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房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并在进风口上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烘干房的上部设置有排湿口,并在排湿口上设置有第二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热源供应装置为煤气锅炉。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热源供应装置向导热管供应热源,导热管表面的远红外陶瓷材料吸收热量后发射出红外线,红外线对织物进行辐射,使织物上的水分蒸发,具有很好的烘干效果,烘干房设置有进风口和排湿口,并配设强力风机,可及时将烘干房中的蒸汽排出,并及时补充新鲜空气,使烘干房的湿度与大气的湿度大致相同,用大气作为热载体,使烘干后的织物达到标准的回潮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热管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所示,织物烘干装置,包括烘干房1、热源供应装置3、用于带动织物在烘干房1中输送的织物输送装置2,烘干房1为形成有横截面为矩形的通道的长方体结构,其前、后内壁设置有用于烘干织物的导热管4,导热管4成蛇形延伸且其两端与热源供应装置2连接形成回路,导热管4表面涂覆有远红外陶瓷材料41,导热管4设置于烘干房1的前、后内壁,即位于织物的左、右两侧,上述热源供应装置3为煤气锅炉,织物输送装置2由输送辊、张紧在输送辊上的导带和驱动输送辊转动的电机组成,工作时织物固定在导带上随导带向前输送。
烘干房1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11,并在进风口11上设置有第一风机,烘干房1的上部设置有排湿口12,并在排湿口12上设置有第二风机。
工作时,热源供应装置3向导热管4供应热源,导热管4表面的远红外陶瓷材料41吸收热量后发射出红外线,红外线对织物进行辐射,使织物上的水分蒸发,达到烘干效果,通过烘干房的进风口11、排湿口12和风机,可及时将烘干房中的蒸汽排出,并及时补充新鲜空气,使烘干房的湿度与大气的湿度大致相同,用大气作为热载体,使烘干后的织物达到标准的回潮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晋江聚旺印染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晋江聚旺印染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47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节能型单板烘干机
- 下一篇:空调的吸水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