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氯乙烯绝缘铝护套铁路信号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5381.5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5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后力;孙其勇;彭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17;H01B7/22;H01B7/28;H01B7/282;H01B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3837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氯乙烯 绝缘 护套 铁路信号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氯乙烯绝缘铝护套铁路信号电缆。
背景技术
铁路信号电缆的使用环境温度通常在零下40摄氏度至60度之间,且要求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以避免铁路电气化区段对干线的强电磁干扰。现有技术中,铁路信号电缆主要结构为包括四根线芯相互绞合而成的缆芯,每根线芯外包裹有聚乙烯绝缘层,缆芯外依次设置有绕包层、金属编制屏蔽层、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内护套、钢带铠装层和铝护套,且所述铝护套和所述双钢带铠装层之间填充有泡沫聚烯烃。该结构在机械强度、屏蔽性能和耐寒性能上存在不足,另外具有一定的集肤效应,未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导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氯乙烯绝缘铝护套铁路信号电缆,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铁路信号电缆在机械强度、屏蔽性能和耐寒性能上存在的不足,另外可以降低导体的集肤效应,从而充分有效地利用导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聚氯乙烯绝缘铝护套铁路信号电缆,包括四根线芯相互绞合而成的缆芯;每根所述线芯包括导体、聚乙烯绝缘层、聚亚酰胺防水内绕包层,所述导体外包裹有所述聚乙烯绝缘层,所述聚乙烯绝缘层外还包裹有所述聚亚酰胺防水内绕包层;缆芯外依次设置有聚亚酰胺防水外绕包层、屏蔽层、玻璃纤维填充绝缘层、双钢带铠装层和铝护套,且所述铝护套和所述双钢带铠装层之间填充有泡沫聚烯烃;所述聚亚酰胺防水外绕包层内且位于所述缆芯外设置有改性超细煅烧陶土填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聚氯乙烯绝缘铝护套铁路信号电缆,所述导体为圆形且由多个扇形分导体组合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聚氯乙烯绝缘铝护套铁路信号电缆,所述屏蔽层为铝塑复合带防水屏蔽层。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聚氯乙烯绝缘铝护套铁路信号电缆,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铁路信号电缆在机械强度、屏蔽性能和耐寒性能上存在的不足,另外可以降低导体的集肤效应,从而充分有效地利用导体。
附图说明
图1,聚氯乙烯绝缘铝护套铁路信号电缆结构示意图;
图2,聚氯乙烯绝缘铝护套铁路信号电缆的导体结构示意图。
1为聚亚酰胺防水内绕包层,2为聚乙烯绝缘层,3为导体,4为改性超细煅烧陶土填充,5为外护套,6为双钢带铠装层,7为聚亚酰胺防水外绕包层,8为玻璃纤维填充绝缘层,9为屏蔽层,10为分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聚氯乙烯绝缘铝护套铁路信号电缆,包括四根线芯相互绞合而成的缆芯;每根所述线芯包括导体3、聚乙烯绝缘层2、聚亚酰胺防水内绕包层1,所述导体3外包裹有所述聚乙烯绝缘层2,所述聚乙烯绝缘层2外还包裹有所述聚亚酰胺防水内绕包层1;缆芯外依次设置有聚亚酰胺防水外绕包层7、屏蔽层9、玻璃纤维填充绝缘层8、双钢带铠装层6和铝护套5,且所述铝护套5和所述双钢带铠装层6之间填充有泡沫聚烯烃;所述聚亚酰胺防水外绕包层7内且位于所述缆芯外设置有改性超细煅烧陶土填充4。进一步地,所述导体3为圆形且由多个扇形分导体3组合而成。具体地,所述屏蔽层9为铝塑复合带防水屏蔽层。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聚氯乙烯绝缘铝护套铁路信号电缆,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铁路信号电缆在机械强度、屏蔽性能和耐寒性能上存在的不足,另外可以降低导体的集肤效应,从而充分有效地利用导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53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