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沥青软化点试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5589.7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2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中检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04 | 分类号: | G01N2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龙玉洪 |
地址: | 40002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 软化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定仪器,具体涉及一种沥青软化点试验机,该仪器用于建筑、交通等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对于沥青的使用来说,需要测试三大指标沥青针入度试验、沥青延度试验和沥青软化点试验。沥青针入度试验适用于侧道路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沥青延度试验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液体沥青蒸馏残留物和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等材料的延度。沥青软化点试验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煤沥青的软化点,也适用于测定液体石油沥青经蒸馏或软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软化点。但目前的沥青软化点试验机存在操作复杂、组件多、需肉眼观察的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免人工值守的沥青软化点试验机。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沥青软化点试验机,包括控制台、基座、烧杯、金属支架、搅拌棒、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红外线传感器;基座为圆环形,基座底部固定在控制台上,基座和金属支架间通过支撑杆相固定;金属支架由两根主杆和两层平行金属板组成,上层金属板为圆盘,开有支撑杆安装孔,下层金属 板直径小于烧杯,板上有两个圆孔,主杆连接上下两层金属板;基座上设有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信号与金属支架下层金属板圆孔上表面接近且平行;金属支架上层金属板连接有搅拌棒、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烧杯放置在基座中央。
测试过程中圆孔上会摆放待测沥青板和钢珠,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的对象是钢珠,红外线传感器能够代替人眼,检测钢珠状态,节省人力,且操作步骤更加简单。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红外线传感器是对射式传感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圆孔有两个,红外线传感器有两组,一组红外线传感器对应一个圆孔。
检测过程需要两组对比数据,使测得数据跟精确,两组传感器分别检测,钢珠何时下落,发送信号给单片机,让其记录实时数据。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搅拌棒和控制台电信号连接,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台电信号连接,红外线传感器和控制台电信号连接,加热管和控制台电信号连接。
搅拌棒由控制台控制开关,温度传感器接收信号送达控制台,红外线传感器接收信号送达控制台,加热管接收信号送达控制台。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控制台中的单片机分别连接有红外线感应模块、报警模块、显示模块、温度采集模块和加热搅拌模块。
红外线感应模块负责发送钢球状态信号,报警模块负责对钢球状态进行报警,引起工作人员注意,显示模块显示温度和时间,温度采集模块发送水温信号,加热搅拌模块负责控制加热和搅拌的开关。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红外线感应模块包括红外线发射管VL1、红外线接收管VL2、电阻R1、电阻R3、三极管Q、红外线发射管VL1和红外线接收管VL2并联在正电压和负电压之间,红外线接收管VL2发射极通过电阻R1和三极管Q基极相连,三极管Q集电极通过电阻R3和正电压相连,三极管Q发射 极和负电压相连,三极管Q集电极与单片机I/O口相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红外线感应模块有两个且结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沥青软化点试验机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便于观察,可以在沥青软化时间点自动报警、免除人工值守,不用一直注视烧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气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红外感应模块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中检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中检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55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缺陷模拟比对试块
- 下一篇:一种热装率自动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