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木结构古建筑群景点用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5741.1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3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赵钱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17;H01B7/18;H01B7/295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3837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木结构 建筑群 景点 用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结构古建筑群景点用电缆。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国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每逢过节小长假旅游人数激增,促进了国内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促使一些拥有特色环境的地方景点的快速开发与扩建。但是像一些拥有大量木结构古建筑的人文景点的开发与改造,其中使用到的输配电电缆产品,人们往往只注意到其应具有阻燃性能,使用当前市面上仅具有普通阻燃性能的电缆,殊不知,这种电缆为满足其阻燃性能,往往在绝缘和护套等材料中加入大量阻燃添加剂,而使其电性能极具下降,而且若发生火灾引燃这种电缆,会生成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烟雾,严重影响景点建筑内人员的逃离以及消防的救火工作。另外,由于景点内有大量木结构,特别是在南方,往往白蚁比较活跃,而普通的阻燃电缆产品,不具备防白蚁性能而成为白蚁的啃噬目标,电缆绝缘很容易被损伤,导致线路短路,从而直接导致火灾的发生,严重危及了人员与木结构建筑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木结构古建筑群景点用电缆,具有低烟无卤高阻燃性能、防白蚁性能,同时兼具优异电气性能、物理机械性能,且生产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可靠的电缆产品,特别适合拥有木结构古建筑景点的输配电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木结构古建筑群景点用电缆,包括一根或多根线芯,所述线芯外依次包裹有包带层、内护套层、防白蚁层、外护套层;所述线芯和所述包带层之间设置有低烟无卤阻燃填充;所述线芯包括导体、包裹所述导体的内绝缘层、包裹所述内绝缘层的外绝缘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木结构古建筑群景点用电缆,所述导体为软铜导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木结构古建筑群景点用电缆,所述内绝缘层为交联聚乙烯材料挤包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木结构古建筑群景点用电缆,所述外绝缘层为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材料挤包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木结构古建筑群景点用电缆,所述低烟无卤阻燃填充为玻璃纤维填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木结构古建筑群景点用电缆,所述包带层为玻璃纤维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木结构古建筑群景点用电缆,所述内护套层和外护套层为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挤包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木结构古建筑群景点用电缆,所述防白蚁层为阻燃尼龙材料挤包而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木结构古建筑群景点用电缆,具有优异的电气性能,导体为软铜导体,双层绝缘的内绝缘为交联聚乙烯,相比于普通单层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绝缘,绝缘电阻可达1014Ω·m;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双层绝缘的外绝缘使用低烟无卤阻燃交联聚烯烃材料,以及填充、包带、内外护套使用的都是阻燃材料,使其很容易满足GB/T18380-2008规定的A类阻燃试验要求;具有很好的低烟密度,燃烧释烟少,不含卤素等毒性物质,环保性能完全满足欧盟环保指令要求;具有良好的防白蚁性能,由于尼龙护套的较高硬度及表面光滑度,使白蚁无从下口啃咬来达到防白蚁目的,同时解决了以往在护套中加入防白蚁添加剂造成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可以保证长期有效的防白蚁性能。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木结构古建筑群景点用电缆制造工艺简单、易于控制,包括尼龙护套的挤出工序,都可以在现有普通设备上进行,不需因另外配备设备和进行人员培训而造成的额外费用支出。同时具有优异的低烟无卤阻燃性能与防白蚁性能,是一种环保、安全、可靠的木结构古建筑群旅游景点用电缆产品,避免了对旅游景点的环境污染,有效的保护了人员及景点建筑文物的安全,促进了旅游业的安全、高速、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木结构古建筑群景点用电缆结构示意图。
1为导体,2为内绝缘层,3为外绝缘层,4为低烟无卤阻燃填充,5为包带层,6为内护套层,7为防白蚁层,8为外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57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静电多功能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高耐水致密复混PVC电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