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法定证件视觉防伪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5878.7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4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斗兴;刘庆佩;孔汉璋;朱云峰;顾文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宏盾防伪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B32B27/3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法定 证件 视觉 防伪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证件防伪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法定证件视觉防伪部件。
[背景技术]
证件的视觉防伪具体体现为证件的防伪膜,在现有技术中,证件的视觉防伪部件通常以PET、PVC等材料为载体,通过粘结层与证件卡体粘结,且基本使用相对单一的印刷方式实现信息的传递与复制。PETG薄膜活性较强,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掌握,但同时具有非常优异的可塑性,现有技术中,PETG材料主要用于食品、药品的包装,在证件上的应用还仅限于用于卡体,如专利申请号200410041031.8,专利名称为居民身份证用PETG卡基及其制造工艺。因此,将PETG材料用于证件的视觉防伪部件,目前还未见诸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法定证件视觉防伪部件,不仅防伪信息清晰可见,防止了基材层加热后软化从而导致信息层崩溃,而且实现了不使用胶粘剂即可粘结的优势,且结合力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法定证件视觉防伪部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复合的基材层、信息层、驻留层、反射层和增强层,所述基材层为PETG薄膜,所述基材层与信息层融为一体。
所述基材层厚度为35~120μm,所述基材层厚度误差为±0.5μm,所述基材层粗糙度为2~15。
所述信息层上集成有定向光变色层和光学信息存储层。
所述信息层为紫外线固化的丙烯酸树脂混合油墨,所述信息层厚度为2~10μm。
所述丙烯酸树脂混合油墨由弹性体、塑性体、连结体和光敏剂配制而成。
所述驻留层为无色透明油墨,所述驻留层厚度为1~4μm。
所述反射层为硫化锌层,所述反射层厚度为50~300nm,所述反射层厚度误差小于50nm。
所述增强层为无色透明油墨,所述增强层厚度为2~6μm。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将防伪部件的基材层采用PETG薄膜制作,该PETG薄膜在一定温度、压力的条件下可软化而与卡体直接粘结,其结合力可以达到10N/cm以上,利于环保,且与信息层发生一定程度的交联,结合十分紧密,融为一体,不能分离,体现了不使用胶粘剂即可粘结的优势,不存在任何形式的与结合力相关的隐患;并且,在该信息层上还集成有定向光变色层和光学信息存储层两种光学器件,从而可在低照度条件下进行视觉识别和仪器识别,定向光变色层沿证件法线方向旋转分别呈现红、绿、蓝三色非连续变化,当视线与证件垂直时,防伪部件为无色透明,不会对证件的视觉识别造成任何影响;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驻留层确保能被视觉识别的所有防伪信息的区域完整保留在防伪部件上,反射层则为防伪部件特定区域观察信息提供足够的反射光,增强层主要作用之一是增强信息层的耐压能力,防止基材加热后软化从而导致的信息层的崩溃,增强层的另一个作用是运用介质匹配的原理掩盖无反射层部分区域的光栅,突显视觉防伪信息,让防伪信息更加清晰可见;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工艺特殊,在同一部件上实现了多种印刷方式的离线套印等复杂工艺,从而在证件视觉防伪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值得推 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材层 2、信息层 3、驻留层 4、反射层 5、增强层 6、定向光变色层 7、光学信息存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法定证件视觉防伪部件(以下简称防伪部件)共有5层复合结构,分别为自上而下依次复合的基材层1、信息层2、驻留层3、反射层4和增强层5;基材层和信息层在制造过程中融为一体,不可分离;信息层、驻留层、反射层和增强层均为局部使用,使用不同印刷方式相互叠印;由于使用特殊材料PETG作基材,在一定温度、压力的条件下基材可软化而与卡体直接粘结,结合力可以达到10N/cm以上,利于环保;在信息层上集成了定向光变色层6和光学信息存储层7两种光学器件,可在低照度条件下进行视觉识别和仪器识别,定向光变色层沿证件法线方向旋转分别呈现红、绿、蓝三色非连续变化,当视线与证件垂直时,防伪部件为无色透明,不会对证件的视觉识别造成任何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宏盾防伪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宏盾防伪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58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徒手操作的携带型鼓体
- 下一篇:拖拉机挂接农机具考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