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深水井维修提井用便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6081.9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1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樊永胜;孙建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44 | 分类号: | B66C1/4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胡恩河 |
地址: | 3004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水 维修 提井用 便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水井维修提井时所用的便携式装置,特别是利用吊车作为辅助工具,适用于井深一般为20米-300米的深水井提井装置。
背景技术
深水井主要是以获取深层地下水,即地下20米以下的水为目的,井深一般为20米-300米,取水量为每小时1-100吨,深井隐蔽不占场地、井口直径(10-30厘米)、施工条件要求不高,用深井泵提水,可常时常年供水,广泛用于生产、生活和厂用冷却。
由于深水井一般深度为20米-300米之间,泵头与水管连接,泵头在井下,当泵头或水管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需将水泵提升至地面维修。由于水井较深,普遍采用吊车为辅助工具,将水管起吊后逐节拆卸,在此过程中耗时较长,影响生产、生活用供水,往往给企业带来较大损失,且吊车辅助作业属于特种作业,若操作不善,则存在安全隐患。
现有的深水井提井装置为法兰插板和U型吊钩配套使用,存在不安全因素,一旦U型吊钩脱落,水泵再想重新吊起,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种安全、方便、快捷的便携式提井装置,解决以往提井时需用两件工具配套使用的不便,节约维修时间,增强提井操作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水井维修提井用便携装置,包括左右两个相同的定型夹板,定型夹板的中部形成半圆型管外壁夹套,在定型夹板的两侧形成通孔,定型夹板的两端下部分别形成有倒U型钢丝扣用凹槽,每个管外壁夹套外圆上设置有对称的两个法兰用顶板。
所述定型夹板形成倒U型钢丝扣用凹槽的外侧边长度长于内侧边长度。
所述螺栓通过通孔与螺母将两个定型夹板固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缩短维修水井时所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生产连续性,并能有效增强提井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深水井维修提井用便携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深水井维修提井用便携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
、定型夹板 2、管外壁夹套 3、法兰用顶板
、螺栓 5、螺母 6、钢丝扣用凹槽
、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深水井维修提井用便携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深水井维修提井用便携装置,包括左右两个相同的定型夹板1,定型夹板1的中部形成半圆型管外壁夹套2,在定型夹板1的两侧形成通孔7,定型夹板1的两端下部分别形成有倒U型钢丝扣用凹槽6,每个管外壁夹套2外圆上设置有对称的两个法兰用顶板3。
所述定型夹板1形成倒U型钢丝扣用凹槽6的外侧边长度长于内侧边长度。
所述螺栓4通过通孔7与螺母5将两个定型夹板1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先用两个管外壁夹套2将水井管外壁夹住,用螺栓4及螺母5将两个定型夹板1牢牢紧固住,将法兰用顶板3顶在水井管连接法兰底部,以便水井管连接法兰间螺栓的拆卸,随后将钢丝扣一头悬挂在钢丝扣用凹槽6内,另一头悬挂在吊车勾头上,当吊车将深水井水管提升到一定位置时,一般为距地面6-8米左右,另一套提井装置将下一截水管用同样方法紧固。随后两套装置交替使用,直到将水井完全提出,安装时也用相同方法。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缩短维修水井时所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生产连续性,并能有效增强提井操作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60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