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整秆式甘蔗收获机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6623.2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9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赵井旭;魏志松;马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合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5/10 | 分类号: | A01D45/1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陈英超 |
地址: | 471011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秆式 甘蔗 收获 通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收获机械领域,涉及一种甘蔗收获机,尤其涉及一种整秆式甘蔗收获机通道。
背景技术
甘蔗是我国南方的一种重要经济农作物,是我国制糖工业的主要原料。其种植区域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和福建等省区。我国的甘蔗种植生产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长期以来基本上是依靠人工来完成的,非常耗时费力,特别是甘蔗的收割工序是甘蔗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力最大的环节。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甘蔗收获机通过引进和研究开发,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目前仍没有合适的机型得到大面积推广使用。现阶段我国甘蔗收获仍然主要是人工砍蔗、机械装运方式。目前,国内现有的甘蔗收获机主要有整秆式和切段式两种。整秆式甘蔗收获机通道主要用于对割刀砍倒的甘蔗进行捡拾、剥叶、分叶、然后从输出口输出车外等待处理,是甘蔗收获机的主要工作部件。目前,国内整秆式甘蔗收获机通道主要存在工作效果不好、有断秆、堵塞等问题,严重影响甘蔗收获机的整机性能和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性能优良、高效率的整秆式甘蔗收获机通道,就是能够有效解决甘蔗在收割过程中出现未剥净,断茎秆,堵塞等问题的整秆式甘蔗收获机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整秆式甘蔗收获机通道,包括:上捡拾轮、下捡拾轮、剥叶对轮、分叶对轮、输出对轮、通道焊合体;上捡拾轮与下捡拾轮装于通道焊合体的前部,其后依次上下分别安装剥叶对轮、分叶对轮、输出对轮,并在相应对轮间隔处设置有导蔗板。
上捡拾轮的板齿数量大于下捡拾轮的板齿数量,且板齿转动时相互啮合。
剥叶对轮至少设置一对,且上下轮板齿数相等,相互啮合。
分叶对轮刷齿数量相等,相互不啮合。
输出对轮至少设置一对,且上下轮板齿数相等,相互啮合。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产生的积极效果是:解决了甘蔗在收割过程中出现未剥净,断茎秆,堵塞等问题。 有效提高了甘蔗收割质量和效率,减少了收割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秆式甘蔗收获机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秆式甘蔗收获机通道的焊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所示,整秆式甘蔗收获机通道,包括:上捡拾轮1、下捡拾轮2、剥叶对轮3、分叶对轮4、输出对轮5、通道焊合体6;上捡拾轮1与下捡拾轮2装于通道焊合体6的前部,起捡拾甘蔗作用;其后依次上下分别安装剥叶对轮3、分叶对轮4、输出对轮5,并在相应对轮间隔处设置有导蔗板7。剥叶对轮3起剥叶作用并往后输送;分叶对轮4把剥叶对轮3剥掉的叶子通过通道下方排出;输出对轮5主要把剥掉叶子的甘蔗夹持并输出通道。由于甘蔗在进入通道后是无序的,为了防止上下乱插,在通道焊合体6上加焊一些导蔗板7,使甘蔗在通道里位于上下各轮组中间位置,这样很好地避免了甘蔗出现未剥净,断茎秆,堵塞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合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合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66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取苗器
- 下一篇:电能表液晶屏遮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