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纵梁下沉区支撑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7624.9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2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齐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9 | 分类号: | B62D21/09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吕品 |
地址: | 1013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纵梁 下沉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纵梁下沉区支撑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非承载式纵梁结构通常包括纵梁内板、纵梁外板、纵梁内板加强板、纵梁外板加强板等。目前,国内外主流车型均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及较厚的钢板加工纵梁。由于发动机舱及乘员舱布置要求,纵梁中部通常为“下沉式”设计,即纵梁中后部低于纵梁前部,而且在下沉区纵梁通常为变截面设计。在非承载式车身中,纵梁是主要的吸能和传力部件。在正面碰撞发生时,在下沉区及变截面双重作用的影响下,纵梁下沉区位置容易发生弯折,从而导致发动机向上向后运动过多,防火墙侵入量过大,对乘员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纵梁下沉区支撑件,其结构简单,可以提高纵梁下沉区的局部弯曲刚度,提高正碰性能,优化了纵梁变形模式,保护乘员安全且成本较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车纵梁下沉区支撑件,包括前板和连接于前板后表面左、右两端的左、右侧板,所述左、右侧板的悬置端分别向外设置有用于与纵梁外加强板的开口槽的槽底连接的翻边。
本实用新型的车纵梁下沉区支撑件,其中所述前板、左、右侧板均采用热镀锌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车纵梁下沉区支撑件,其中所述左、右侧板上的翻边均通过冲压后弯折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车纵梁下沉区支撑件,其中所述前板、左、右侧板的厚度均为3mm。
本实用新型的车纵梁下沉区支撑件,其中所述左、右侧板上的翻边的悬置端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开口槽。
本实用新型的车纵梁下沉区支撑件,使前板与纵梁内板连接,通过设置连接于前板后表面的左、右侧板,且在左、右侧板上分别设置向外侧延伸的翻边,使翻边与纵梁外板加强板搭接,这样大大提高了支撑件与纵梁下沉区之间的接触面积,使该支撑件与纵梁内板搭接稳定,受力时二者不会脱离,从而增强了纵梁下沉区的弯曲刚度,提高正碰性能,有效优化了纵梁变形模式,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效果是:采用热镀锌板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支撑件,其成本低,易于加工且抗弯强度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效果是:在左、右侧板外设置的翻边均经冲压后弯折形成,该加工工艺简单,易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效果是:在左、右侧板上分别设置多个开口槽,进一步减轻支撑件的重量及用料,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纵梁下沉区支撑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纵梁下沉区支撑件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车纵梁下沉区支撑件,包括用于与纵梁内板5的槽底贴合的前板1和连接于前板1后表面左、右两端的左侧板2、右侧板3。左侧板2、右侧板3的悬置端分别向外设置有用于与纵梁外加强板的开口槽的槽底连接的翻边。
前板1、左侧板2和右侧板3的厚度均为3mm。前板1、左侧板2和右侧板3构成U形结构本体。该U形结构本体的开口端伸入纵梁外加强板4内,前板1正对着纵梁内板5的槽底。前板1、左侧板2和右侧板3均采用标号为B510的热镀锌板制成。翻边包括第一翻边6和第二翻边7。
在左侧板2的悬置端通过冲压后再垂直向外弯折有第一翻边6。在右侧板3的悬置端通过冲压后再垂直向外弯折有第二翻边7。第一翻边6和第二翻边7均与纵梁外加强板4的开口槽的槽底连接。左侧板2上的第一翻边6的悬置端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开口槽8,右侧板3上的第二翻边7的悬置端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开口槽9。
上述实例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车纵梁下沉区支撑件可以安装于非承载式车身纵梁下沉区位置上或是纵梁变截面位置上,同样也适用于承载式车身纵梁。
本实用新型的车纵梁下沉区支撑件,使前板与纵梁内板连接,通过设置连接于前板后表面的左、右侧板,且在左、右侧板上分别设置向外侧延伸的翻边,使翻边与纵梁外板加强板搭接,这样大大提高了支撑件与纵梁下沉区之间的接触面积,使该支撑件与纵梁内板搭接稳定,受力时二者不会脱离,从而增强了纵梁下沉区的弯曲刚度,提高正碰性能,有效优化了纵梁变形模式,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效果是:采用热镀锌板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支撑件,其成本低,易于加工且抗弯强度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效果是:在左、右侧板外设置的翻边均经冲压后弯折形成,该加工工艺简单,易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效果是:在左、右侧板上分别设置多个开口槽,进一步减轻支撑件的重量及用料,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76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材料制造的节气门轴
- 下一篇:一种倾斜煤层用支护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