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充电器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7844.1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6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姬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648;H01R13/516;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田红娟;龙洪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充电器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充电器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手机的尺寸越来越大,所需要给手机充电的充电器功率越来越大,在这种大电流的充电过程中,不少手机用户都遇到了手机充电器输出端子的连接器在手机充电时发生烧熔的安全问题,在市场上现有品牌的手机终端都有出现过类似问题,在日本和欧美等高端市场对此类电气产品安全问题规范比较严格,甚至在国家法律上有要求,故障达到一定级别将面临产品的全部召回,因此对此类问题解决将越来越迫切,这个问题使得用户对手机的使用安全担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充电器以及电子设备,以解决连接时发生烧熔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屏蔽外壳,所述屏蔽外壳裸露内壁设置有绝缘层。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为粘贴设置的绝缘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为喷涂设置的绝缘漆层。
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器为MICRO USB插头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屏蔽外壳,所述屏蔽外壳包括绝缘材质的第一壳体组件和金属材质的第二壳体组件,所述第一壳体组件的内壁裸露。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器,所述充电器具 有如上所述的电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如上所述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以及应用该电连接器的充电器、电子设备等,因电连接器金属外壳的裸露内壁设置绝缘层或内壁裸露的屏蔽壳体组件为绝缘材质,可使得连接器端子与金属外壳处于绝对绝缘状态,无论发生形变或者外加通过外接导体杂质接触都不会发生微短路,保证了产品安全,提高了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改进原理分析说明示意图;
图2为电连接器改进后效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Micro USB电连接器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分解图;
图4(a)至图4(c)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导电金属外壳三种不同实现方式的展开示意图;
图5为具体导电金属壳加工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手机充电器输出端子的连接器在手机充电时发生烧熔的问题,实用新型人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发现,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异物进入,插头插座斜向插拔破损,插头用力过大弯折折断,形成大量导电液体和金属粉末,造成数据线在插头内部微短路,微短路无法达到充电器短路保护条件,导致充电器持续输出功率,在数据线插头处转化形成热量,最终导致数据线熔化。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屏蔽外壳,其改进之处在于,屏蔽外壳裸露内壁设置有绝缘层。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设置绝缘层在裸露内壁上的面积和具体的位置,只要两个连接器屏蔽壳体在插拔过程中,会彼此接触内壁存在设置绝缘层的部分,即可使得配合插拔的两个电连接器在插拔过程中,在一定程度 上减少发生微短路的可能性,体现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
具体地,该所述绝缘层可以为粘贴设置的绝缘薄膜,可选地,还可以为喷涂设置的绝缘漆层。
本实用新型对绝缘层的材质不做限定,只要达到绝缘作用即可。
借助于该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手机终端厂家可以广泛采用,使得充电器的充电安全得到保证,赢得市场好评,减少投诉和不必要的赔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适用于任何具有金属外壳,且可能发生微短路的电连接器,本实用新型对电连接器的类型和形状不做限定。
以下结合附图以Micro USB接口的电连接器为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采用Micro USB接口的充电器和手机如图1所示,发明人通过实际故障品分析发现,大部分微短路发生充电器和手机电连接器的第1个端子(pin)和连接器金属外壳间距较近,易发生微短路。连接器金属外壳在充电器和手机内部接地,与数据线、屏蔽线连接。其中,第1个端子和第5端子分布在连接器两侧,第1个端子、和第5个端子之间发生微短路和第1个端子、第5个端子同时与金属外壳发生微短路可能性很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78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