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钛同轴套管换热器的改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7924.7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3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超 |
主分类号: | F28D7/14 | 分类号: | F28D7/14;F28F21/08;F28F19/06;F28F9/013;F28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527237 广东省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 套管 换热器 改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钛同轴套管换热器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金属钛具有耐高温、抗腐蚀性、比重轻、导热系数底等特点,因此钛材及钛合金已被广泛地运用于换热器生产领域,如现有的同轴套导管换热器,内管为钛管,外管为非钛金属管,这种钛管换热器具有导热性能好、耐腐蚀、不易结垢等优点,但内外管端部接口处由连接结构和密封填充材料组成,结构复杂,制成成本高,且密封填充材料必须定期更换,否则易于泄漏。因此有必要对现在技术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使用效果更佳、密封性能更优的一种钛同轴套管换热器的改进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钛同轴套管换热器的改进结构,包括管体和用于支撑管体的支架,所述管体包括外管以及套装于外管内的同轴螺纹状内管,所述外管由非钛金属制备,所述内管由钛材制备,所述外管、内管的端部通过钛钢复合连接管连接,所述钛钢复合连接管上设有冷媒进出管。
进一步地,所述钛钢复合连接管由钛材连接管和非钛金属连接管经爆炸复合工艺制成,所述钛材连接管前部与内管端部焊接固定,所述非钛金属连接管后部与外管端部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两条支架对称设于管体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呈椭圆形状缠绕或圆形缠绕。
进一步地,所述冷媒进出管设于非钛金属连接管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钛钢复合连接管前端钛材部分与钛内管焊接,后端非钛金属部分与非钛金属外管焊接,采用焊接技术使内外管接头处有效地密封,提高了连接强度,不用定期更换填充材料,且不易发生管体内液体泄漏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钛钢复合连接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钛钢复合连接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管体; 11、外管; 12、内管;
2、钛钢复合连接管; 21、钛材连接管; 22、非钛金属连接管;
3、冷媒进出管; 7、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钛同轴套管换热器的改进结构,包括管体1、用于支撑管体1的支架7。
所述管体1包括外管11以及套装于外管11内的同轴螺纹状内管12,所述外管11由非钛金属制备,非钛金属包括不锈钢、碳钢、铜、铝、镁等金属及其合金材料。所述内管12由钛材制备,钛材料具有而腐蚀性,能够适用于较差的水质或海水或酸碱腐蚀性较强的液体,其纵截面内外侧边呈波浪状,此设置传热效率更高。
所述管体1呈椭圆形状缠绕或圆形缠绕。所述两条支架7对称设于管体1内侧,是指管体1被制成各种形状后的旋状体内部,设置支架7方便安装。
所述外管11、内管12通过钛钢复合连接管2连接,所述钛钢复合连接管2由钛材连接管22、非钛金属连接管21爆炸复合工艺制成,所述非钛金属包括不锈钢、碳钢、铜、铝、镁等金属及其合金材料,由于金属钛的化学性质决定其无法直接与其他金属焊接,钛钢复合连接管2采用了爆炸复合工艺将钛材与非钛金属材料连接在一起,前端部分为钛材,后端部分为非钛金属材料,有了钛钢复合连接管2便可采用焊接技术,将外管11、内管12连接起来,所述钛材连接管22前部与内管12端部焊接固定,所述非钛金属连接管21后部与外管11端部焊接固定,这样的连接方式使内外管接头有效地密封,无须加注其他填充材料,提高了连接强度。
所述钛钢复合连接管2设有冷媒进出管3,所述冷媒进出管3设于非钛金属连接管22一侧,所述冷媒进出管3与管体1中的夹套连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超,未经黎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79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折流板波纹管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硫铁矿制酸装置炉底渣废热回收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