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布料传输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8135.5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8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大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嘉翔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5/34 | 分类号: | B65G15/3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135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料 传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编织完成的布料进行传输的布料传输带。
背景技术
纱线编织成布料后,需要对布料进行传输,现有对布料进行传输的传输带为普通的皮带,其在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摩擦而损坏,影响布料的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布料传输带,其能够对布料进行传输,其结构简单、、耐磨损、使用寿命长。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布料传输带,包括0.5cm—2cm的聚氨酯表层,1cm—3cm的聚氨酯里层,以及位于聚氨酯表层、聚氨酯里层的之间0.5cm—2cm的玻璃纤维中间层,所述聚氨酯表层、聚氨酯里层及玻璃纤维中间层上开设有多个相贯通的通孔。
所述通孔为直径在0.1cm—0.5cm之间的圆孔。
所述聚氨酯表层为1cm,聚氨酯里层为2cm,玻璃纤维中间层为1cm。
采用了上述方案,该传输带有聚氨酯表层、聚氨酯里层、玻璃纤维中间层构成,这样的结构,提高了传输带的耐磨性能,即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也不会出现因磨损而影响使用;另外设置通孔,可以在布料传输过程中,起到对布料吸附的作用,使布料稳定的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布料传输带,包括0.5cm—2cm的聚氨酯表层1,1cm—3cm的聚氨酯里层2,以及位于聚氨酯表层、聚氨酯里层的之间0.5cm—2cm的玻璃纤维中间层3,聚氨酯表层、聚氨酯里层及玻璃纤维中间层上开设有多个相贯通的通孔4。通孔为直径在0.1cm—0.5cm之间的圆孔。具体实施中,聚氨酯表层可为0.5cm、1cm、1.5cm、2cm,聚氨酯里层可为1cm、1.5cm、2cm、2.5cm、3cm,玻璃纤维中间层可为0.5cm、1cm、1.5cm、2cm。上述圆孔直径可为0.1cm、0.2cm、0.3cm、0.4cm、0.5cm,圆孔的设置密度为不影响传输带的整体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嘉翔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嘉翔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81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太阳能光伏直热的电热水器
- 下一篇:一种儿童用自动饮水机及其加热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G 运输或贮存装置,例如装载或倾斜用输送机;车间输送机系统;气动管道输送机
B65G15-00 具有环形载荷输送表面的输送机,即带式或类似的连续构件,牵引力是由除相似形状的环形驱动元件外的装置传递的
B65G15-02 . 用于在圆弧形内输送
B65G15-04 . 载荷装在环形表面的下部滑道上
B65G15-06 . 有安置在同一平面内并互相平行的环形表面的相反运动的部分
B65G15-08 . 载荷运送表面由凹形的或管状带构成,如构成槽形带
B65G15-10 . 包含有两个或多个协同操作的有纵向平行轴线的,或许多平行元件的环形表面,如绳索限定的环形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