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额温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8356.2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7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方炎林;李培勇;赵宏田;左昭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森普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1 | 分类号: | A61B5/01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蒋芳霞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额温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与保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体额温监测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为人们追求的生活新时尚。额温枪也已经成为一种颇受欢迎的日常额温监控器,其可以准确、方便、快捷地测量额温,并不用像水银额温计那样,获取一个较准确的额温数据需要10分钟左右,额温枪测量额温一般只需5秒。目前常见的额温枪是通过红外传感器采集温度信号,采集的信号经过信号处理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之后送到微处理器MCU,微处理器MCU对数字信号进行分析、运算得到人的额温,最后通过LCD显示电路显示出来。
但是,一方面,现有额温枪本身一般不能实现大容量的数据存储功能,或仅短时间存储若干组数据以供用户查询,不能长期对大量的额温数据进行存储;另一方面,一般的额温枪是采用线缆与外部供电设备或者数据储存设备等进行连接,而连接线缆是易失品,连接线缆过多时又会造成使用不便、甚至对使用安全造成影响。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在十厘米内)交换数据。这个技术由免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并向下兼容RFID。同时,NFC也因为其相比于其他无线通讯技术较好的安全性被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比作机器之间的“安全对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基于NFC传输的无线额温枪,将NFC无线传输技术应用到额温枪,以实现额温枪测得的额温数据的无线传输和长期存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额温枪,包括MCU微处理器、以及分别与所述MCU微处理器相连的红外温度传感器、LCD显示电路、电源电路、振荡电路、功能按键和数据存储模块,作为改进,所述无线额温枪还包括:
与所述MCU微处理器相连、与外部设备进行额温数据的无线传输的NFC无线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通过一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MCU微处理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与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相连、将从其侦测到的红外信号转化而成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的信号放大单元;以及连接在所述信号放大单元与MCU微处理器之间,将所述信号放大单元输出的电压信号进行AD转换的AD转换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LCD显示电路包括:直接与所述MCU微处理器相连的LCD驱动单元;以及与所述LCD驱动单元相连、用于显示额温数据的LCD显示屏。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电路中的电源为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外部设备为任一具有NFC无线传输功能的PAD、电脑、手机或服务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额温枪,采用电池供电,功耗低,是手持式装置。该无线额温枪避免了外部连接线缆的保管、使用不方便的情况,通过NFC无线模块与个人电脑、手机、因特网服务器等外部设备进行无线的数据传输,实现数据的上传、下载和保存,以备用户随时查询,实现针对每个特定人的额温进行动态曲线图表显示和分析,能够掌握实时的健康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额温枪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额温枪的结构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如图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额温枪,包括MCU微处理器10、红外温度传感器20、LCD显示电路40、电源电路50、振荡电路60、功能按键70和数据存储模块80,上述各电路模块分别与MCU微处理器10相连,作为改进,无线额温枪还包括一个同样与MCU微处理器10相连、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额温数据的无线传输的NFC无线模块90。
作为一优选实施例,红外温度传感器20通过一信号处理电路30与MCU微处理器10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森普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森普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83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冶炼烧结机用下风口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架伸缩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