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抗风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8526.7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6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刘欣顺;吴聪利;英升睿;李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水宝力工程橡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13119 | 代理人: | 李志华 |
地址: | 0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支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抗风支座。
背景技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建成了或正在建设或拟建一批特大跨径的桥梁,由于这些特大桥明显具有大、轻、柔的特点,对风的作用十分敏感,风载荷已经成为支配性的荷载,这就要求特大跨径的桥梁必须设置抗风装置,而抗风支座就是桥梁抗风装置的一种。
由于风载的影响,桥梁始终处在左右摇摆中,这就要求抗风支座需要有一定的压缩变形,以便于缓冲桥梁对墩台或桥台的冲击,但这种摇摆频率很高,直接导致支座结构中的橡胶板处于与支座盆壁的反复摩擦,进而使橡胶板磨损,影响支座的正常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在支座弹性压缩产生相对位移时橡胶垫与内盆无相对运动,解决了橡胶板的磨损问题的组合式抗风支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上座板、带有外盆腔的下座板,所述的上座板和下座板间设置有钢衬板、橡胶减振板和带有内盆腔的内盆,上座板和钢衬板间设置有滑板,钢衬板底部设置有与内盆腔内壁相匹配的凸缘,凸缘和橡胶减振板在内盆腔内,内盆的底部设置有凸台,下座板的上部设置有与凸台相匹配的内置碟簧的腔体,压环通过带有减振弹簧的限位螺栓与下座板相连接,压环内侧与凸缘相接触,外盆腔的内侧面与内盆腔的外侧面间设置有滑动摩擦副。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橡胶减振板的外缘处设置有黄铜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抗风支座,与现有技术相比,下座板内设有内盆,下座板的上部设置有与内盆凸台相匹配的腔体,腔体和凸台之间设置有多片碟簧,当支座受力压缩时,凸台通过碟簧压缩压入下座板的腔体内,当压力消除后,凸台再通过碟簧的伸张恢复到原位,实现了大位移量的压缩变形并恢复原位;外盆腔的内侧面设置镀铬层或包覆不锈钢板、内盆腔的外侧面设置聚四氟乙烯滑板,两者构成滑动摩擦副,在支座弹性压缩产生相对位移时橡胶垫与内盆无相对运动,解决了橡胶板的磨损问题。
压环与下座板采用限位螺栓连接,且压环与限位螺栓之间设置有减振弹簧,限位螺栓穿过减振弹簧、压环拧入下座板顶面,限位螺栓给减振弹簧压上一定的预紧力,压环内侧与凸缘相接触,压环底部为环形槽,环形槽的顶面与外盆腔顶面具有一定的距离,当支座压缩变形时,压环由于受到减振弹簧的预紧力随着钢衬板的凸缘向下运动,直到压环顶到外盆腔顶面上,当支座恢复变形时,支座靠碟簧压缩产生的势能向上运动,到达初始位置后由于惯性仍将向上运动,这时限位螺栓下部的减振弹簧开始压缩,减振弹簧又将储存势能,压环及钢衬板停止向上运动后靠减振弹簧的势能恢复到初始位置,避免了钢件之间直接相互冲击,通过减振弹簧的阻尼效应吸收冲击动能,使支座受力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抗风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盆腔和外盆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抗风支座的结构和原理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式抗风支座包括上座板1、带有外盆腔2的下座板3,上座板1和下座板3间设置有钢衬板4、橡胶减振板5和带有内盆腔6的内盆7,上座板1和钢衬板4间设置有滑板8,钢衬板4底部设置有与内盆腔6内壁相匹配的凸缘9,凸缘9和橡胶减振板5在内盆腔6内,内盆7的底部设置有凸台10,下座板3的上部设置有与凸台10相匹配的内置碟簧11的腔体12,压环13通过带有减振弹簧14的限位螺栓15与下座板3相连接。如图2所示,压环13通过带有减振弹簧14的限位螺栓15与外盆腔2相连接,压环13内侧与钢衬板4底部的凸缘9相接触,外盆腔2的内侧面与内盆腔6的外侧面间设置有滑动摩擦副16,橡胶减振板5的外缘处设置有黄铜密封圈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水宝力工程橡胶有限公司,未经衡水宝力工程橡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85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