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机的节能减碳效果增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9344.1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1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英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英豪 |
主分类号: | F02M27/02 | 分类号: | F02M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节能 效果 增进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内燃机的节能减碳效果增进结构,特指一种有效增进内燃机爆炸燃烧效果的节能减碳促进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汽车内燃机N动力产生方式,依序可分为四个步骤(如图1及图2所示):步骤1:进气,由汽车节气门(图中未示)吸入大量的外部空气(氧气)并将外部空气与燃料(汽油或柴油)充分混合为一混合气体;步骤2:压缩,将前述的混合气体进行压缩,步骤3:燃烧,以火星塞F点火,使经压缩的混合气体瞬间爆炸并转换为机械能,提供汽车运转所需的动力,步骤4:排气,将燃烧过所产生的废气(废热)迅速排出内燃机N外部,如此快速不断地依序重复上述四个步骤,即持续产生汽车行驶时所需的动力。
由上述可得知,内燃机N运作同时需要大量氧气及燃料,一般而言,内燃机N进气量(氧气量)关系着后续内燃机N内部的爆炸瞬间所能产生的能量大小。
但,一般汽车改装业多半仅着重在步骤1的如何大量增加内燃机N进气量或是令氧气如何有效率地供应给内燃机N进行燃烧,却忽略上述四个步骤缺一不可,尤其是内燃机N内部产生爆炸燃烧时除了需要大量氧气外,若氧气与汽油混合不均时,相对地内燃机N亦无法充分地爆炸燃烧,甚至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导致内燃机内部产生积炭现象。
为此,如何有效地令氧气及汽油(或柴油)可均匀且快速地被混合为一混合气体,令内燃机内部可轻易地被点火并充分地爆炸燃烧乃为本实用新型所钻研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节能减碳效果增进结构,其结构简单,装卸便利,能将气体分子及燃油分子有效细化,令气体分子更容易与燃油分子混合为一混合气体,进而提高内燃机内部的爆炸燃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燃机的节能减碳效果增进结构,该内燃机具有至少一输送燃油的燃油管及一输送氧气的进气管,其特征在于:内燃机进气管及燃油管的任一位置上分设有至少一活化器,该活化器包含:一内管及多片令该活化器与燃油及氧气产生触媒反应进而裂解碳链以使气体分子及燃油分子有效地被活化器细化的固态触媒网,其中该多片固态触媒网彼此重叠组装于内管内。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利用活化器与燃油及氧气产生触媒反应进而裂解碳链,使燃油及氧气分子有效地被细化,令氧气分子与燃油分子具有更多接触面积彼此结合并混合为一混合气体,供内燃机产生爆炸并更充分地燃烧混合气体,俾以减少一氧化碳及减少内燃机积碳现象。
其中活化器包含:内管及设于内管内部的多片固态触媒网,当燃油或空气进入内管时,固态触媒网与燃油分子及氧气分子产生触媒反应进而裂解碳链,使燃油或气体分子可有效地被细化而达到被完全混合并充分燃烧的目的。
其中固态触媒网由多重金属元素所构成,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诉求并非该等触媒网的组成材料,仅要是可有效地可与气体或燃油产生触媒反应进而裂解其碳链使其分子(气体分子及燃油分子)有效细化,即可为本实用新型的固态触媒网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内燃机动力产生的四个循环步骤示意图。
图2为习知内燃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燃机的节能减碳增进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燃机的节能减碳增进装置的活化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上述的目的,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加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
本实用新型主要以汽油内燃机为例及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为的功效,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仅能运用汽油内燃机,本实用新型亦可运用于柴油内燃机,于此先行叙明。
参见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燃机的节能减碳效果增进结构,将外部气体分子及燃油分子有效细化,以提高内燃机N内部的爆炸燃烧效率,本实用新型主要改良在于:内燃机N的进气管N1及燃油管N2的任一位置分设有至少一活化器10,该活化器10用来与燃油分子及氧气分子产生触媒反应进而裂解碳链,使燃油分子及氧气分子有效地被细化,令氧气分子与燃油分子更均匀地混合为一混合气体,供后续内燃机N产生爆炸并充分燃烧,减少一氧化碳及减少内燃机的积碳现象。
更详细地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活化器10包含:一内管11及多片固态触媒网12,其中该多片固态触媒网12彼此平行地重叠于内管11内部,且每片固态触媒网12由多重金属元素所构成,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诉求并非该些触媒网的组成材料,故于此不加以赘述,仅要是可有效地可与气体分子或燃油分子产生触媒反应进而裂解其碳链,使其分子(气体分子及燃油分子)有效细化,即可定义为本实用新型固态触媒网所构成的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英豪,未经陈英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93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计量泵中下沉式泵头的自动排气阀
- 下一篇:一种船舷外盘管冷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