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ESP执行机构安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0021.4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7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高洋;孙长群;陈欢欢;田茂财;马焰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00 | 分类号: | B60T1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esp 执行机构 安装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ESP执行机构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的提高,ESP执行机构(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越来越多的在汽车上使用。ESP执行机构通过内置的纵向加速度传感器、横向加速度传感器等传感器来采集汽车当前行驶的状态,判断是否需要开启某些功能以确保行车安全。现有ESP执行机构安装支架的强度低,减震性能差,影响传感器接收和传递信息的精度,不便于ESP执行机构准确的判断信息。
现有ESP执行机构安装支架的结构参见图1至图3包括上支架7和下支架9,所述上支架7呈“几”字形,所述上支架左侧的翻边上分别焊接有一颗螺母9,右侧的翻边上焊接有两颗螺母9,所述下支架呈弯折状,在下支架的顶面设有与上支架左、右侧翻边边上三个螺母9一一对应的三个通孔,在三个通孔中分别嵌套有减震套,所述下支架与车身连接的侧面为两块单独的平面,一平面位于左侧,另一平面位于右侧;在每一个平面上设有分别设有与车身连接的连接孔61,三颗螺栓9分别穿过减震套与上支架上焊接三颗螺母9配合。
现有ESP执行机构安装支架存在以下问题:1、螺母8焊接固定在上支架7上,在装配过程中,螺栓9在减震套内转动,容易损伤减震套,降低减振性能和使用寿命;2、下支架6与车身的连接点少、结构简单,下支架的振动耐久性能差、抗振性能差;3、ESP执行机构的安装和拆卸困难;4、需要工人拧紧螺栓9来控制减震套的压缩量,误差较大,容易导致上支架不平。因此需要对现有的ESP执行机构安装支架的结构作进一步的改进。
又如公告号为CN102166993A的“一种汽车ABS的减震安装支架总成”,本支架总成采用上下两个支架组合构成,上支架安装ABS,下支架与车身连接,该下支架的结构复杂制造不方便,而且也不便于ABS的安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ESP执行机构安装支架,它结构简单、强度高、减震性能好,既便于ESP执行机构的安装和拆卸,又能延长减震构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ESP执行机构安装支架,包括上支架、与上支架定位连接的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呈“几”字形,在所述上支架顶面左部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其特征是:
在所述上支架的左、右两侧的翻边上分别设有过孔;
所述下支架呈弯折状,在所述下支架的上面设有与所述上支架左、右两侧翻边上的过孔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各个通孔中分别嵌镶有减震套,所述下支架的侧面呈阶梯状,该侧面具有三个台阶面,在三个台阶面上分别设有一个连接孔;
还包括多颗杆部为阶梯轴的螺栓,所述多颗螺栓分别穿过一减震套并伸出上支架分别与一螺母配合;所述多颗螺栓杆部的台阶面分别与所述上支架左、右两侧翻边的下面紧靠。
进一步,在所述下支架的上面设有与上支架安装孔位置相对应的避让孔,以实现直接拆装ESP执行机构总成的目的。
进一步,在所述上支架左侧的翻边上设有两个过孔,在所述上支架右侧的翻边上设有一个过孔,三个过孔呈三角形分布。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下支架与车身具有三个连接点,且下支架与车体连接的侧面呈阶梯状,不仅提高了下支架的结构强度,还保证了ESP执行机构安装的稳定性;
2、采用杆部为阶梯轴的螺栓,通过螺栓头部来限制减震套下部的位置,杆部上的台阶面来限制减震套上部的位置,保证了每一个减震套压缩量一致,使上支架固定更加平稳,进一步保证了ESP执行机构信号的精确传送;
3、在拧紧螺母时,螺栓与减震套之间不产生相对转动,避免了减震套的损伤,延长了减震套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ESP执行机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现有ESP执行机构安装支架的上支架与下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支架与下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00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